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如兴修水利。

    王国把大的区域联合起来,也就可以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样有利于发展生产。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这样的物质生产水平之上的:个体劳动已经实现,但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还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劳动时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所使用的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对其他自然力偶然应用如风力、水力也只是简单的利用,没有再加工的能力。

    这是个高度分散的社会,也是个以各扫门前雪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社会。为把这些高度分散的家庭联合成王国,在需要的时候形成集中,就需要有一种强大的,凌驾社会之上的力量,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也就应运而生。

    封建帝王总是说“皇权神授”,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神仙?封建帝王获得权力的秘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土地国有。农民离开了土地就不能生活,对土地的依附就是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

    在封建制度下,一个农民的最高成就,不过是通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挣扎到自由占有一块土地,成为一个自耕农。而他一旦自由占有一块土地,也就获得了失去这块土地的自由。成为一个自耕农,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挣断了其身上的封建枷锁。当然,也同样,一旦挣脱了封建宗法关系的束缚,也就失去了封建宗法的保护。

    可见封建专制从根本上来说,和土地私有是不相容的。

    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农村家庭几乎生产了自家所需的全部的生活资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少量的产品交换是一种个别的现象。

    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因为,商品交换能够正常实现,前提是买方和卖方的平等。

    而一个人要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自由劳动者,前提是人身的自由。而一旦谈自由,谈平等,和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就要说再见了。

    很明显,封建专制和商品交换同样是不能相容。

    而到了清朝末期,虽然农村人口还占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土地私有已经相当普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育和规模。

    封建统治的基础已经支离破碎,清廷的统治怎么能够不千疮百孔?

    毫无疑问,封建统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存在条件而过时。当然,民主共和的基础还很薄弱,但无论如何,社会要发展,只能向前走。

    而恢复帝制,肯定地说是倒行逆施,是拉历史的倒车。

章节目录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实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实朴并收藏民国风云人物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