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因为区位、既有条件等各方面原因,在长岛这并不是太大的孤岛上,搞农耕社会那一套,显然是行不通的。    但是,若想搞贸易港,此时的基本环境摆在这里,显然也不现实!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是双方面结合,互补!    经过李春来这几日切身实地的探查,对长岛的整个局面已然了然于胸。    长岛上山势虽然并不是太过复杂,但老林子却很多。    除了岛的四面边缘,几乎到处都是老林子。    若是直接把这些老林子都推平了,倒也不是不行,但那等成本俨然就高了,也暴殄天物。    而边远地区的田地只能是一般情况,种植普通的小麦、谷子之类,肯定是要拉稀的。    但是,若是种地瓜土豆之类,问题却并不是太大。    再者。    长岛究竟是洞天福地,淡水资源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里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蓬莱仙境的一部分,乃至是处在核心部分。    这一来,便可以将酒厂迁徙过来。    此时,虽看似要花费一些运输成本,但,长远来看,显然比在沂源那等山旮旯里要便宜许多。    海运究竟才是未来世界几百年不变的主旋律。    另外,便是海洋捕捞方面,截止到目前,效果还算是不错,登莱这边,还是能找到一些真有手艺的老渔民的。    李春来本身也有着强大的信心,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等效用力,必然也会是放大攀升状态的。    如此,诸多条件的叠加,李春来的大框架便也逐步清晰了。    以公有制企业为主,小农经济为辅,相辅相成,先把事情整起来再说!    说人话便是!    未来,李春来要在长岛搞几个以他为全面主导的大产业。    一是酒厂。    二是海洋捕捞。    三是未来军器坊方面的事务。    四是船队运作。    五则是码头。    酒厂不多说,解决两三千人的就业问题,是没有丝毫大碍的。    海洋捕捞搞个两三千人,问题也不是太大。    军器坊这边就更不要说了,大几千怕是都能吃得下。    至于船队运作,虽是与女性无缘,但数量之庞大,李春来此时都无法准确界定。    码头解决个几千人问题也不大。    而且,依照李春来的性格,码头肯定不只搭建一个的。    再加之,还有后续的许多工作。    比如,海洋捕捞过后的产品深加工,鱼罐头,虾罐头之类的。    再比如,岛上的一些基础生活设施,总是要有人开小饭馆,小吃摊,旅店等生活设施的吧?    这一来,容纳十万人,甚至是更多的基数,也未必不可能!    须知,长岛周围,可是还有诸多小岛的。    这些岛上,都没有什么人烟。    都不说以后了,便是现在,李春来想把这些岛全都吃下来,都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岛上建城,究竟放在哪里的问题,李春来深思熟虑之后,也渐渐有了答案。    虽说长岛东侧,地势更为和缓,更适合建城,但李春来还是选择了南岸,与登莱相望的这边。    原因并不复杂。    最核心的只有一点,那便是人气!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可存地失人,那可就是人地皆失了。    以李春来的阅历,自是深深明白,人口才是所有一切的核心!    哪怕到时候出现了问题,再去解决就是了。    特别是五六年乃至是三五年之后,李春来都有反攻辽南,直接霸占旅顺的能力了,还愁着没有地吗?    ……    制定完了方案,李春来也开始逐步实施,直接对沂源那边发讯,各项事务,陆续朝着长岛这边迁徙。    饶是这肯定会造成短期的大震荡,让李春来损失不少东西,但是,长远来看,俨然是大有可为的!    李春来自不会太过计较这一时一地的得失!    而就在李春来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登州那边,终于是传来了消息。    孙老四之死已经有了确定结果。    是孙氏兄弟分赃不均,产生的内部私斗。    这一来,孙家四兄弟,一个也没得跑,除了已经死去的孙老四,其他三个,尽数进了大牢,偌大的家产也被充公。    随之高知府也亲自过来长岛,对李春来解释了他的诸多安排,并送来了八千两的因子。    话虽说的略有含糊,李春来又岂能不明白?    孙家兄弟,怕是活不过今年了。    只待他们的这个热度降下去,登州大牢,便是他们的殒命之地了。    不过,高知府倒也不是没办人事,至少有一件事,还是让李春来很欣喜的。    这厮,一次性给李春来送来了小五百的‘奴隶’,皆是壮劳力!    这俨然为李春来解决了大问题。    这帮下三滥,可以成为他李三爷的开荒急先锋了!    ……    几天之后,随着各处请来的专家一通实地调研忙碌,李春来对于长岛县城的规划也更为透彻。    饶是李春来并不想破坏长岛仙境般的自然环境,却奈何,长岛究竟还是太小了,大规模的开荒不可避免。    不说其他,仅是李春来自己需要的土地,便高达万亩之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春来本身便得要个四五百亩的地,盖他的宅子和一些私密设施,这都是硬核条件。    而军营、军器坊方面,至少也要有个三四千亩来打底。    另外,不论是码头,酒厂,包括后续的食品加工厂之类,俨然都是占地大户。    这还没说居住区呢。    好在李春来深知土地对于老百姓的珍贵,自不可能太过分。    除了军事方面的硬核用地需求,必须要平整的好地居多,在居住方面,便可以放宽松不少了。    简而言之。    宅子盖在山上,那自也是盖,也一样住,还能平添不少风景。    李春来最初的本意,也是想盖一座海边豪宅来着,但真正仔细思量过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论是防御、安全,还是切实性方面,现在的海边豪宅,都是镜花水月,自还是要以务实为主。    不过,李春来究竟是有着大特权的大领主!    稍稍思虑,大手一挥之下,小三千亩的山林,便直接成了李春来的私家园林与后花园……    ……    又过了七八日,随着开荒与丈量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长岛完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不仅岛上砍伐的诸多木材,全都被用于到了这些基础建设中,登州,包括莱州那边,也是有着一艘艘载满了石料、木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纸花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花船并收藏大明第一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