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是二七年壶关县党部后补执行委员,长治四师毕业生,三一年后投身革命,三八年参加抗日决死队三纵队。

    盖良弼走后,赵麦玲跟母亲在一起生活。自从抗大一分校的学生们住在神郊庙,赵麦玲每天就去看热闹,时间长了,跟学校里的女生就认识了,还带着女生们到她家玩,到地里找野菜,跟着女生们唱歌识字,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参加学校的文化课,后来就成为学校的学生。

    学生们学军事、学政治,听抗日救国的道理,召开群众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号召青年人参加革命,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向社会,抗日高于一切,不抗日活不成,誓死不当亡国奴。

    在学校里何校长的爱人尹清萍跟她一样都是已经结了婚的女人,她们两个很投缘,她跟何校长还有个不到三岁的女儿,何校长他们又忙,她经常帮她看孩子,还把孩子送到母亲那里,两家成了特别近的关系。

    尹清萍经常跟她讲她参加革命的事,她三三年就在家乡(四川黄洋镇)参加了工农红军,同年八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六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巴中县委妇女工作部部长、江口县委妇女工作部部长、红四方面军妇女营营长,还参加了长征。

    除了赵麦玲还有就是刘宝花跟刘保杏,刘宝花改名叫圣依,刘保杏改名叫江萍,她们在这位革命的大姐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何校长住在神郊村民杨福顺的一间北屋里,杨福顺当时是国民党县长,早年外出求学,是神郊村上第一个大学生,曾在自家院里办学,比较开明。

    他长期在外做官,此房一直闲着,由弟弟杨泽顺代管。国民党统治时期,杨泽顺在村上当村长,学员们来到这里后,杨泽顺逃避他乡。房子空着,成为何校长的住所和办公的地方。门外设有两道岗哨,有卫兵日夜把守。

    何校长三四十岁,大个子,戴副眼镜,脚穿筒靴,身着灰布军装,腿上负过伤,走路有点跛。学员们都称他“何司令”。

    他经常给学员们讲课,主要讲形势和军事。他待人热情和气,闲时经常是一个人出来散步,喜欢同村民聊天,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遇到谁家有困难,就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在抗大一分校到来之前,壶关县牺盟会干部训练班也在这里办学。上课也在二仙庙。当时办学条件差,生活十分艰苦,教室、食堂都在庙内,十分拥挤。抗大一校五百多人,全部住在神北村二仙庙上。其余学员分散住在周围十多个村庄,平时自学,集中上课经常安排在村边树下或河边沙滩上。学员或自带小马扎,没有的就随地而坐,捧着石印的小册子听教员讲课。

    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学员们每天都要在夜间练习在山壑里徒步行走送信、隐蔽,山壑里的野狼多,经常发出“嗷——呜——”的叫声,特别是女生们,送信、侦察、联络都要靠她们去完成,从平顺到壶关、陵川再到长治县,学员们经常为组织运粮、送信、搞侦察。还有的女生被分配到各县干校担任文化教员。

章节目录

上党旧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弓庆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弓庆安并收藏上党旧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