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唐到后晋更替的十年。中原政权反复更替,而吴越钱家国祚不止。

    尤其到了钱王第三代,虽然受位的子孙时间不长,胜在都顺利过渡。就是有老臣三朝宿将胡进思欺主,却也因为钱王的威信,和钱王在两浙境内的口碑,使得这些以臣欺主的老人,都不敢自己取代钱家子孙。

    如今从钱王儿子文穆王之后袭位的,乃是文穆王第六子钱弘佐,虽然袭位不过几年,但是也顺利的交替到第七子钱弘倧,其中曲折不亚于历朝历代政权的更替。这两位主子也是颇有抱负之人,无奈钱弘佐英年早逝,这钱弘倧却是被老臣赶下了台。

    帝王之家的凶险,历来便不是普通人可以参与。如今钱弘倧逊位软禁,吴越国的大位过渡到了文穆王的九子钱弘俶手里,如今转眼已经有十余年!

    罗衫叶叶绣重重,

    金凤银鹅各一丛。

    每翩舞时分两向,

    太平万岁字当中!

    虽然这诗最初描述的不是吴越国,但是也算是对五代繁华的一个极好的陈述。

    如今天下间放眼所见,到处都是征战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真正能够过上安稳日子的藩镇,居然是没有几家可以安定过十年的。

    据说因为这种纷乱,许多有意识的家族,纷纷迁入不毛之地,或者进入像岭南这种化外之地,希望可以谋求家族的生存和安定。至于像沿海的江南之地,有些家族甚至举族迁往海外,虽然不少人被大海吞噬,至少好过被藩镇屠杀。

    如今只有在吴越国境内的街上,可以看到来往的百姓脸上充满的自然,这是极为难得的现象。这里的百姓还算安居乐业,他们的笑容都是自内心,当然他们身上的服饰图案,也都是极为精巧美观。不说一般的百姓之家,但凡是那些几代居住吴越国的小康之家,哪些人不都是生活安逸。

    他们身上所着的罗衫便服,不是一些花鸟为主的服饰图案,便是一些吉祥的边饰图案。身上团花服饰绣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艳斗胜。凡是到过两浙尤其是靠近杭州府附近的人,莫不是以为吴越国是天堂。

    啪的一声!

    一块醒堂木在台上拍响,让大家从故事里回过神来。

    刚刚所说的,只怕是两浙之地的百姓,早已经是滚瓜烂熟。可是坐在酒楼中间一张椅上的说书人,面前摆着一张窄窄的长方桌,仅仅配有一壶龙井。便坐在那里口沫四飞,说的摇头晃脑津津有味。

    这个说书人年纪不大,留着两撇漂亮的八字须,看起来让人感觉多了几分凝重。双眼扫过酒楼里熙熙攘攘的食客,大家都聚精会神的看着自己,说书人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轻轻咳了一声,代表着自己稍作停顿,端起那茶碗轻轻吸了一小口。一旁伺候的小二知机的给她加上热茶,听他讲的正是一部吴越国钱王传。

    大家传颂钱王的故事,这在吴越国境内并不稀奇,就是市井乡间的普通人,都会知道一两段。如今朝廷和钱家子孙并不干涉百姓,对钱家和钱王的传述。因为几乎人尽皆知的事情,只要不恶意攻击和诋毁,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反倒是对于钱王当年起于乡里的故事,大家听了一遍又一遍,反而是越听越有味。

    这里是钱王故里临安府辖下,一个叫溪口的小镇。

    因为挨近有名的东西天目山,加上又是钱王故里范围的原因,所以溪口小小的一个集镇,倒是比一般的县府还不小。

    说书人所在的地方,更是溪口镇有名的龙归酒楼,如今正是午时用餐的高峰期,酒楼里自然是人山人海。

    虽然不过两层的格局,但是可见食客盈门。虽然乡里不过简单吃食,但是传说当年钱王在这里吃过饭,所以这里的生意可以说是十分的火热。何况江南一带历来食材丰富,加上两浙一带太平日久,故而大家在吃食上,比一般的藩镇还是要精致讲究了许多。

    这留着八字须的说书人,虽然不是溪口本地人,但是说的一口浙西腔也算是有些味道。这些年两浙也迁来不少人,大家对这个口音操着官话的说书人,还是极为欢迎。看他虽然一袭布衣芒鞋,虽然不是小康人家,但是谈吐不凡倒也气宇轩昂,大人想必认为他也是两浙的人氏。

    不过他在这龙归酒楼说书,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但是因为他说的故事逻辑合理,比别人多了几分风趣,更是加上一些世人的见解,倒是比书上记载,和老学究来说有趣的多。从开始到已经有半年多了,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便也都知道他叫谢先生。

    而且此人自称谢灵运之后,这倒是令人极为惊讶,虽然有些无从考究,当然没有人真去查询此事的真伪。安定的世人多包容,不管这谢先生表现如何,但是至少对于他多才多艺的表现,如今倒是很多人喜欢他。

    这日听他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阵钱王,许多在座的老顾客早就有些厌了,但是大家还不能公开说不能说。毕竟如今两浙是钱王子孙的天下,而且还是天下太平的日子,谁愿意闲的去得罪朝廷。不过看他们不以为然的神色,自然是有些不耐烦了。

    倒是几个浙东口音的外地客人,在一旁一边吃着,一边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出声询问谢先生,无非就是钱王当年的八卦。因为有这几个人的搀和,自然便使得气氛格外好,就是一些往常听过的老客,都会不时回应着。那些有些不耐烦的食客更是不敢张扬,这时看到谢先生停下来,倒是长长的舒了口气。

    酒楼的老板张福全,据说是这溪口本地人,祖宗四代便是以这酒楼为生。今日看到食客盈门,本来在二楼有些老客户在作陪,听到一楼阵阵问和,便也负手下来看看场面。他虽然不过三旬年纪,如今在这溪口镇也算薄有名气。因为开酒楼赚钱只是其中一点,倒是为人口碑还算不错。

    缓缓的扫了一遍场中诸人,熟客看到自然颔点头示意,张福全满脸堆上笑意,因为这些可都是自己衣食父母。最后眼光落在谢先生身上,张福全眼中更是欣慰,感觉自己当初眼光不错。这说书的谢先生当初能够在酒楼立足,倒是因为当初张福全没有去干涉的缘故。

    他历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五代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宝庆十三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宝庆十三郎并收藏五代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