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下,并且铁、石灰、黄泥等等原材料都是裕王府大规模采购的情况下,平均一个蜂窝煤炉的价格才五十文钱,十万个蜂窝煤炉也才五千两银子。

    哪怕是一百万个蜂窝煤炉送出去,柳铭淇也不过是亏了五万两白银。

    但柳铭淇却因为送了这么多蜂窝煤炉出去,彻底的占据了整个儿京畿地区和周围的蜂窝煤市场。

    有了市场,独占了市场,马粑粑和小马哥是怎么杀熟的,大家想来也是深有体会的,对?

    哪怕柳铭淇保持稳定两文钱一个蜂窝煤的价格,哪怕一家人一个月只用二十个蜂窝煤,一年下来他单是在京畿地区和周围就能赚到超过二十万两银子。

    这还只是一年,两年、三年、十年八年呢?

    如果柳铭淇把生意扩展到了整个北方呢?那又是多大的市场?

    这笔帐算下来,其实现在的亏钱就代表着以后的爆赚。

    柳铭淇心中的郁闷,也只是觉得自己这么聪明的人,却被一群古代人薅了羊毛,有些不爽。

    说好了朴实善良本分呢?

    ……

    到了皇宫里面,柳铭淇发现苗炎也在,京畿总督熊文庆也在。

    “铭淇,你看看,这两位都来了,你赶紧说说,你们的生产情况怎么样!”景和帝带着催促的道:“怎么会这么紧缺的?是原材料不够吗?我记得第二批的五千万斤,也差不多开始交割了?”

    “蜂窝煤的原材料够了的,但蜂窝煤炉没办法做出来了,那群人已经瘫了。”柳铭淇道,“这些家伙太过分了,明明要不了那么多的蜂窝煤,为了白白多得一个蜂窝煤炉,他们能一次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的买,这您敢相信他们还是社会底层老百姓?都这么有钱的?”

    熊文庆忍不住想笑。

    虽然买几百个蜂窝煤的钱不算很多,但老百姓的确是这样,纯粹为了多要的赠品,多买了好多蜂窝煤。

    这么算下来,平均用上两三个月都已经足够。

    京城里的老百姓倒是够了,可因为他们的疯狂抢购,导致了蜂窝煤炉跟不上。

    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传播,现在京畿地区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买一百个蜂窝煤可以送一个蜂窝煤炉,别人买了都有,到了他们的时候却没有了,你说他们怎么想得通?

    再说了,没有蜂窝煤炉怎么用蜂窝煤啊?没有蜂窝煤怎么取暖啊?

    所以大家就僵持住了,没买的还要拼命催促赶紧把蜂窝煤炉配上开卖。

    这边柳铭淇却还在辛苦的等铁匠和石匠把做好的蜂窝煤炉送来。

    “可是,周边的府县商人们,却是拉了许多蜂窝煤回去,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苗炎问道。

    裕王府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整个渠道布满京畿地区的,所以外地的商人都只有自己来买了,带回自己的府城、县城、镇子上卖。

    眼看着这两天都没有蜂窝煤炉出来,他们也等不及了,所以干脆先把蜂窝煤买回去,反正一次也运不完,说不定等下一次来,蜂窝煤炉便做好了。

    柳铭淇解释了一番,结果景和帝就道:“按照你这么说,哪怕是下一批的蜂窝煤炉到了,京城内外也暂时买不到蜂窝煤了?都早就拉往周边府县了?”

    “没错。”柳铭淇道,“我们现在工人们逐渐熟悉了,然后又加了夜班,每天十二个时辰轮换着做,出产的蜂窝煤已经可以达到四百万个,想要供应周边的府县都还是不够。”

    “供应周边府县是对的!”熊文庆赶紧说话,“蜂窝煤这样的好东西,不能只让京城人享受啊,今年京畿地区同样的下暴雪,同样的难捱,蜂窝煤又便宜又好,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盼。”

    他特意赶回来,就是生怕皇帝只顾着京城周围,忽略了整个京畿地区。

    “其实大家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苗炎此时也说话了,“我看不如京城进一步减少限购数量,比如每次只能购买二十块蜂窝煤,便可以用上三四天了。

    如此既可以不耽搁他们取暖,还能腾出蜂窝煤卖给周边老百姓,更能避免消耗更多的蜂窝煤炉。

    他们倒是领得笑嘻嘻了,帝京府周边县镇里面,老百姓一家都还没有一个蜂窝煤炉呐!”

    咦,苗大人你这话有理啊!

    柳铭淇眼睛一亮,这算是找到收拾帝京城里这群贪便宜的人的办法了。

    景和帝却有点犹豫:“可如果有人家还是第一次买蜂窝煤,家里没有蜂窝煤炉的呢?”

    苗炎向来不会卖面子,直接道:“如今距离蜂窝煤开售已经有五六天时间了,该买的基本上都买了。即便真的有,总不能因为极少数的人,就耽搁更多的帝京府、京畿地区的老百姓?”

    “微臣以为,苗大人说得对。”熊文庆支持了苗炎。

    “小臣也觉得苗大人此计是舍小家顾大家。”柳铭淇赶紧道,“为了更多的人,必须要做出一点牺牲的,更何况还不是什么大事,蜂窝煤没有蜂窝煤炉,照样可以用一个铁皮箱子来装着烧的,顶多就是浪费一点。

    为了补偿他们,小臣愿意限购二十个蜂窝煤后再送两个。到了正月十五过后,我们会再恢复半个月的买蜂窝煤送蜂窝煤炉活动。”

    “好!”

    景和帝终于表示了同意。

    大臣和侄儿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还能讲什么?

    再讲就是矫情了。

    不过熊文庆却还有别的事情:“殿下,按照您之前的订单生产,不知道多久才能凑齐整个京畿地区,还有周边省份民众们所需的蜂窝煤炉。

    您看可不可以让更多的铁匠和石匠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加油干得快,也好早点帮助老百姓度过这个寒冬呐!”

    柳铭淇点点头,“那好,我把图纸和规格标准印刷几千份,由你们散发给铁匠和石匠。先让他们来领取材料,然后按件计工费怎么样?

    你们各地方的衙门先帮忙垫钱,并且负责发放给那些有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俊秀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俊秀才并收藏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