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等晚上的时候应该就可以了,您晚上如果有空的话,我们可以一起用餐。”俩人都有结识对方的打算,于是一拍即合,马上约好了时间。

    彼此交换完名片之后,林楼和几位老师一起进入包厢用餐,等待上菜的时候,李庆熙忍不住好奇问道,“小楼,这人是干嘛的啊?你和他聊了些什么?”

    “他是法国有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服装设计和建筑设计其实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我们俩知道彼此的身份后,都很感兴趣,所以约了晚上一起聊聊。”林楼把刚才的对话给他们说了一遍。

    “哦,就是去年在北京饭店搞什么时装走秀的那个吧?我倒是在沙龙上听人说过。”林楼的小院儿里经常会举办聚会,不光是建筑界人士,文化界、艺术界也都有人过来,其中也不乏和服装界有关人士。

    在北京饭店的那次走秀吸引了许多外国媒体,国内媒体却是一个也没来,所以就更不会进行报道了,他们也只能从业内人士口中得到一丝消息。

    吃过饭,回到房间稍微休息一会儿,准备两点半再继续开会,下午的会议上主要讨论了四合院的改造方案,现在各个渠道都返回了一些信息,刘桐帮着说服了一家厂子进行搬迁,很快他们就能拥有一整条胡同了。

    所以得提前商量好改怎么改造才行,虽然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整体上最好还是保持统一的风格,这样才不会显得突兀。

    “我觉得小楼设计的这套四合院就挺好的,外观上延续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原有风貌,功能上却更贴近现代生活;而且他当初就不是简单地按照独门独院设计的,也考虑到了邻里交往、公共配套等问题。”徐家平率先发言。

    “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这个路子走,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还能为北京老城区的改造提供一个样板。”

    “对,整体风格上保持统一,但是在每个院落的内部,依旧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理念进行设计,也不愁没有发挥的空间。”李庆熙也很赞成这个方案,大方向虽然要保持一致,但是院子里的景观、小品装饰、室内装修等等,可供他们发挥的地方多了去了。

    “没想到我还有给自己设计院子的一天!”两年前,大家还在为分房子发愁呢,那时候觉得能有个二十来平米的小房子结婚用,他们就很开心了。

    但是现在,他们却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来设计自己的房子,一想到这些,众人都颇为感慨,要不是碰到林楼,哪有这个机会啊。

    “这里面要涉及的可不仅仅是建筑方面的问题了,还有城市规划、公共配套等多方面的问题,改造或许只需要一两年时间,但后期肯定还得随时调整。”别的不说,下水道的问题暂时就没办法解决,估计马桶还得用很长一段时间。

    “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方向:强调和城市有机协调发展;保持传统的邻里街坊的骨架;从传统中寻找空间原型,创新的继承;通过混合满足需求,对经济活力予以肯定;完善街道空间,引导户外交往生活;为邻里交往营造合理的认知规模、交流距离和半公共空间;对居住文化的承续与整合;为将来的进一步改造留下空间…….”

    这些大多都是菊儿胡同改造过程中秉承的原则,林楼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北京日后发展的了解做了增减。

    对此,大家都比较认可,纷纷拿出纸笔开始记录,这件事讨论结束,这次会议的正式议题就算结束了,大家开始兴致勃勃地聊起了方案。

    除了自己的房子,香江那三个项目他们也打算尝试一番,虽然前几次林楼也让他们进行了尝试,最终方案还是林楼制定的,但是这几位老师都觉得,经历了这么多次锻炼之后,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念思维都有了极大地提升,说不定这次就能被选中呢。

    而且就算这三个项目不行,只要项目不断,继续保持这种进步速度,以后迟早都会有机会的,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楼对他们同样充满了信心,能在清华当老师、考上同济建筑系的研究生,就证明他们的智商、审美不存在问题,现在所欠缺的只是经验和眼界而已,这两年时间里,自己不停地给他们补充这方面的只是,现在的他们和两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

    再过几年,他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而到了那时候,文轩思、郑伟明、马勇、苏仲明等同班同学也该毕业了,经过了这么多锻炼和熏陶,他们肯定比原历史中要厉害得多,到那时候,再拐几个过来,自家事务所的人才储备就不会断了。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林楼宣布回忆结束,“过两天我先回家一趟,这些事情就劳烦你们多操心了。”

    “今天的晚饭就不能陪几位一起吃了,邹经理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你们直接过去就行,我先去看看哪位皮尔-卡丹先生来了没有。”从会议室出来,林楼来到餐厅一边欣赏赵无极的大幅画作一边等候皮尔-卡丹的到来。

    没等多久,耳边就传来了皮尔-卡丹的声音,“我在巴黎的时候,曾经和赵先生见过面,他近些年来的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饱含东方韵味的作品实在是让人着迷;我想这件作品如果放在巴黎,一定会被收藏家们疯抢的。”

    “赵先生的作品的确为香山饭店增色不少。”林楼回过头来,看到皮尔-卡丹衣着笔挺,浑身散发着儒雅的气质,唯独葛优式的发型稍微有点出戏。

    俩人来到中餐厅的包间入座,皮尔-卡丹此前已经多次来过北京,对中餐也不陌生,他甚至还和林楼饶有兴致地说起了在北京饭店见过的一道菜。

    “当时厨师将将一盘热气腾腾的带汤海参迅速浇到另一盘油炸好的锅巴上,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我从未在法国见过这种菜式,我好奇地问厨师这道菜的名字,他告诉我叫‘轰炸东京’。”

    这件事是真的,抗战时川菜大师罗国荣发明了这道菜,并取名为“轰炸东京”,53年的时候,罗国荣跟随贺帅进京在北京饭店任川菜部主厨,也把这道菜带到了北京,许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将军都非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之大建筑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比拉夫大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比拉夫大王并收藏重生之大建筑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