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刘协闻言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但随后醒悟了。

    “贾卿,那你倒是插手啊!赶紧插手啊!别放着他们了!”刘协毕竟年纪还太小,此刻的语气中多少多了一些急不可耐。

    你特么倒是插手啊!光在这跟朕吹牛逼算怎么回事?

    贾诩不慌不忙,淡然道:“陛下前一段时间,可是按照老夫的要求,给袁绍和曹操发勤王诏书了吗?”

    刘协急切的点头,道:“发了!发了!袁绍和曹操我都发了,朕言长安战乱,社稷倒悬,让他们出兵火速救驾,可是到现在还没有等到一个人的回信……”

    贾诩捋顺着胡须,寻思半晌,方才道:“陛下放心吧,袁绍来不来老夫不敢说死,但曹操是一定会来的……而等他们到了之后,老夫再与之沟通斡旋,定可助陛下脱离虎狼之口。”

    刘协听了贾诩的话,这才稍微的有些安心,不过他心中的疑惑也是越来越大。

    “贾卿,你适才说,袁绍来不来你不敢断定,但曹操一定会来……你为什么会这么肯定?莫非贾卿你认识他们?”

    贾诩摇了摇头,道:“他们两人,老夫一个都没有见过,也不了解他们的为人。”

    刘协有些疑惑了:“那贾卿为何能如此笃定?”

    贾诩笑了笑,没有回答。

    有些话,是不能跟孩子说的,特别是当天子的孩子。

    ……

    天子是一件宝物,值此乱世,他的价值,但凡不是一个眼瞎的人,基本上都能看的出来。

    历史上的曹操抢得先机,先袁绍一步拥立天子,确定了优势的政治地位,很多人觉得袁绍优柔寡断,而曹操精明果敢,仅凭这一点就比袁绍强,实则完全不是这个道理。

    袁绍不比曹操笨多少,他当然也知道拥戴天子的好处,但他没有办法像曹操一样做的那么迅速。

    袁绍的成就和曹操不同,他所凭借的,是四世三公的深厚人脉,旧有秩序中的士族庞大能量成就了袁绍。

    袁绍势力的运营方式和曹操这种以新崛起的小豪强为核心的新兴势力完全不同。

    袁家麾下的士族群体,原本就有着一套牢固而成熟的数百年的运营体系。

    那些依附袁绍的强大士族,在报效袁家恩情的时候,他们身上的另外一个符号,也浓烈的闪烁着——他们是旧有秩序下的汉臣集团。

    这不代表着这些拥袁士族对汉朝会有多么的忠心,可是一旦袁绍将天子的朝堂搬到了邺城之后,为了旧有家族获取更大的利益,袁绍身边拥簇的名门士族势力,很有可能会借由抱团倒向天子一方来遏制袁绍的政治发展,用之来作为振兴各自的家族手段。

    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点也适用于主公和臣下。

    这就是旧有秩序利益的分配手法:四世三公的袁绍是老大时,一切都好说。可一旦天子来了,四世三公的光环不在,袁绍很难保证那些拥簇在自己麾下的士族群体,跟自己还是一条心。

    袁绍当年甚至动过拥立一个伪帝刘虞的心,也不过是想借此方法来削弱皇权的影响力,化解自己身后庞大势力的阴暗面。

    这也就是董卓、李傕、郭汜这些盲流子可以随便的拥立天子,但袁绍这种文化人却不行的根本原因。

    贾诩是老狐狸,深明四世三公之后在士族群体中的尴尬地位。

    所以即使没见过袁绍和曹操,他也知道两个人中,曹操会比袁绍先到。

    下一步,就是怎么运筹帷幄的事情了。

    ……

    ……

    西北那面,围绕天子的战事越发加剧,而金陵城那边,陶商则是接到了陶谦命令他直管南部四郡的任命。

    从一个郡的领导,诈然变成了四个郡的管理者,还要定时向徐州彭城上缴税赋……

    陶商回了金陵城细细的一算计:就地域划分来讲,自己应该比清朝的两江总督牛逼多了。

    不过在主抓四郡的政治、经济和军士等方面,陶商还是仔细的做了一番筹谋。

    金陵城依旧是四郡的首府,四郡的军事力量依旧还是靠自己一把抓。

    而张昭和张纮则是分别去担任吴郡和下邳国的郡守,赵昱依旧管理广陵,负责将金陵城政务与农耕推广向四郡之地。

    吴郡的治所从吴县挪动了出来,被迁往余杭县,陶商将其更名为杭州。

    杭州与金陵城一样,作为自己治理东南的另外一个经济重地,陶商让张昭主持杭州城的建设与发展工作。

    有了发展金陵城的参照,吴郡发展的想必会更加寻思,但眼下有一件事比较麻烦。

    四个郡的地盘是扩大了,可人才也相对缺紧,这一点是陶商比较着急的事情。

    笮融留在下邳国和广陵郡的那些人根本不能用。

    一则他们跟自己不是一条心,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二则那些人这些年天天读佛经,佛理虽然见长,但本事基本上都读废了。

    因此,三个郡都需要人才的补充!

    这个时候,陶商多少有点犯难了。

    陶商一开始也不是没想过,像前世玩三国游戏时,开地图去找谋臣和武将。

    然而,当真正的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陶商才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陶商是知道很多江东名人的名字,但自己大部分也不过是知道个姓名和表字而已。

    就算是自己记忆力逆天,能够记住那些能人的籍贯,但最多也不过是到县一级而已。

    再具体到是哪个乡,哪个亭,却不得而知了。

    况且自打黄巾之乱以后,很多人都已经不在自己的原籍之地生活了,迁居避难,就算是不避难的,到了一定年纪外出游学也是普遍现象。

    想要确实的找到一个人,那无异于是在大海里捞针,况且这个时代的人名相对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有君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臊眉耷目并收藏三国有君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