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杨院长,你怎么在这?”    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里,陈舟看到了老熟人。    杨院长笑呵呵地说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了?我不也是搞物理研究的吗?”    陈舟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那啥,你不是另外一个实验室的主任吗?”    杨院长:“你是想说,我是燕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里,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的副主任,对吧?然后,我应该在进行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对吧?”    陈舟点了点头:“是啊……”    杨院长笑道:“粒子加速器的课题,不也是高能物理的课题吗?平常我们就跟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不少的交流,这不看到你们来搞学术交流,我正好也来凑凑热闹,来这里取取经。”    说这话的时候,杨院长还冲陈舟眨了眨眼。    陈舟狐疑的看着杨院长,他记得以前杨院长可不是这样说的。    以前杨院长可是说过,他们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设备齐全,技术先进,放眼华国,无出其右。    堪称小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之最。    陈舟还记得,杨院长尤其是对对撞机这种高能物理设备,并不是很喜欢。    怎么今天,就转性了?    只不过,陈舟想是这样想,倒也没有细问下去。    而是给杨院长介绍起了身旁的人:“这是我在麻省理工的物理学研究生导师,也是我们之前SLAC胶球实验的总负责人,弗里德曼教授。”    杨院长自然知道,也认识弗里德曼教授。    至于对方认不认识自己,杨院长觉得,那大概是不认识的。    虽说他来这里是有着别的任务,但眼下陈舟的热情介绍,自然也不能浪费。    所以,杨院长也主动打招呼道:“弗里德曼教授,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弗里德曼刚才也听到了陈舟和杨院长的对话,因此见杨院长主动打招呼,他也笑着回道:“杨教授您好,很高兴认识你,我一直好奇陈舟在本科阶段的导师是怎样有能力的一位物理学家,才能教出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今天终于见到了。”    听到弗里德曼的话,杨院长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弗里德曼教授,您过奖了。倒是我经常听到陈舟提起您,有您这样的大物理学家的指导,他才能完成胶球实验。”    弗里德曼摆了摆手:“相比之下,本科阶段扎实的物理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一旁的陈舟,听着自己两位导师之间的商业互吹,颇有些无奈。    他其实很想插句话,问一下这两人,到底什么是“放羊式教学”?什么又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当然,看到两人越聊越带劲的模样,陈舟自然也没有出来扫这个兴。    真说起来,陈舟还是挺感谢杨院长和弗里德曼教授的。    如果不是杨院长,陈舟不会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到粒子加速器的实验。    如果不是弗里德曼教授,他更不可能接触到对撞机实验,更不要说发现胶球了。    之后,陈舟难得的找准机会,掐断了两人的商业互吹。    开始为杨院长介绍其他的研究人员,也是SLAC的前研究人员。    和前几次学术交流时不同,这一次的介绍,陈舟倒是有所偏重。    有着最后胶球实验领导经验的陈舟,对于每位研究人员的特点,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因此,在介绍这些研究人员时,陈舟一一放大了对方的优点。    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给杨院长介绍。    另一方面,就是说给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的领导们听的了。    人反正是带来了这么多,能留下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领导们真的能够听明白他的意思。    一天的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杨院长单独又找到了陈舟。    酒店里,陈舟的房间。    陈舟有些奇怪地看着杨院长:“那个,我知道,我上次是说了毕业之后,再考虑,不过,我也有自己的计划……”    杨院长紧盯着陈舟:“跟着弗里德曼教授的学术交流?”    “嗯……是这个计划……”陈舟用力地点着脑袋。    杨院长微微皱眉,有些急切地说道:“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问你学术交流之后的计划,你会去哪?!”    陈舟抬起头,看了杨院长一眼。    他感觉到一丝不太对劲。    和上次发现胶球,在SLAC的报告会时相比,他感觉杨院长明显变得很着急。    注意到陈舟的目光,杨院长也发现了自己语气的急切。    可是,现在的他,不急不行啊。    华国内外,都盯着呢!    陈舟或许没感受到,可一旦他结束了这里的学术交流,还没有确定自己的去向。    那华国国内的流言蜚语,必然会大面积的冒出来。    这可不是他瞎猜瞎想的。    而是他自己听见的。    就在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这里,听见的!    “杨院长,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陈舟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怎的,就想到了这里研究人员看自己的眼神。    他虽然没有当面听见过什么,但是有些人眼底的东西,却是藏不住的。    杨院长从陈舟身上移开目光,面对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从始至终,不管是他,还是当初特意安排的吴西平和张中原,亦或者是与陈舟在一起研究过的彭佳、林孝恩和马梓豪。    所有人都相信陈舟,肯定会遵守自己所说过的话,回到华国。    只不过,陈舟回来的时间点,他们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像以前的学者,到年老时才回到祖国。    可是,他们相信没有用啊,有更多的人,从陈舟毕业,从普林斯顿那场哥猜证明权之争开始,就一直盯着陈舟呢。    “杨院长,其实……”见杨院长没有说话,陈舟主动说道,“我也想过在毕业之后,立马回到国内,参与国内的研究工作。但是,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我还是延缓了回来的时间。”    “虽说我才出去一年,去过的地方,也不算多。但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认真比对过这个实验室,这所大学,这个研究机构的特点。”    “一方面,肯定就是为了增长我自己的见识,多一些课题研究的经验,多一些与世界接触的阅历,为我今后的计划,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和国内进行对比,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的对比,还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学霸从改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一白化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白化贝并收藏学霸从改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