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

    十月十五,夜。

    京城皇宫一片宁静,朱祐樘用过汤药之后,早早便安歇,这两天他没看过一份奏本,也没接见任何一位大臣。

    朱祐樘的精神欠佳,西北大捷也没给他的病带什么转机,他甚至埋怨自己,这一战完全是想为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继位环境,结果好心做了坏事,被鞑靼人叩关而入,险些令大明固守百余年的疆土失守。

    朱祐樘处于深深的自责中,而文渊内,谢迁和李东阳正在连夜批奏本。

    在兵部和礼部拟定出一份西北功臣受赏目录后,谢迁和李东阳都在等刘大夏把功劳簿传到京城,以便为刚在宁夏镇取得“大捷”的将士论功请赏。

    弘治皇帝特别叮嘱,此战最大的功臣是兵部尚刘大夏,至于之前的延绥巡抚保国公朱晖,既往不咎,但现如今的重点是先把朱晖的下落找到再说。

    如果朱晖被证实战死疆场,将按照国公的标准厚葬,除非有确凿的证据投靠了鞑靼人,不然朱晖将是功臣名录中的一员。

    皇帝没说过沈溪,谢迁不敢提,李东阳也不会过问,使得沈溪并未出现在最初拟定的这份功劳册中。

    一切功劳的封赏,要以西北传京城的战功册为主,京城这份不过是提前拟定出,让皇帝心里有数,也让朝廷有数。

    眼看到了二更天,李东阳道:“于乔,这几天你也累了,难得今日没太多事情,先去休息,明早记得早些过!”

    谢迁抬头看了李东阳一眼,这是李东阳少有的主动提出到内值夜,以前就算是轮到李东阳,李东阳也会以各种借口推脱。

    但在西北战事“大局已定”后,李东阳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不再请那么多事假,谢迁这边终于可以轻松一些。

    “那我先去了!”谢迁乐得如此。

    虽然他也知道,李东阳值夜绝对是不到半个时辰就会去偏院休息,而他每次值夜都要熬到后半夜,两个人在对待公事的态度上还是有所不同,李东阳这会儿已经不复当年对朝堂之事的热忱。

    谢迁从文渊出,没走出太远,就见到一名面熟的司礼监太监匆忙从宫门处走了过,身后跟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

    大半夜带着信使进宫,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才会如此。

    信使带的奏折不走通政司和内,而是直接走司礼监,让谢迁心头感觉一股莫名的压力,暗自揣摩:“难道是西北战事,取胜之后又遭遇败绩?”

    可转念一想,又不太像,“西北战事总算历经两月后完成,刘时雍绝对不会虚报战功,只是在之前大捷的上奏中,恐怕有诸多的水分在内,但就算要如实上奏,何至于连内都不过?”

    带着满腹的疑问,谢迁没有着急走,而是想留在宫中查看一下情况。

    到了晚上,宫禁森严,宫门只有正门午门方向会留下一道小出口,夜晚有什么人要进出皇宫,又或者是有紧急公文入宫,都走这道小门。

    谢迁原本就刚出左顺门,距离午门还有一段距离,此时他也不急着离开了,折返文渊,才刚进值房,就见到李东阳正在收拾奏本,显然已经准备到偏院休息。

    李东阳见到谢迁,有些诧异,问道:“于乔怎去而复返?”

    谢迁道:“之前正要出宫,见有紧急公文进入宫门,却不是往文渊方向而,而是直接前往乾清宫,我想可能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想留下等候消息!”

    李东阳点头道:“于乔,你不必太过担心,若有事的话,乾清宫那边会有消息传过!”

    谢迁轻叹:“但愿不会是太着紧的事情吧!”

    因为谢迁突然折返,李东阳也不好意思马上就到偏院去休息,二人便又批复了几份公文,就在谢迁心绪不宁时,文渊外面突然传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谢迁站起身,走到值房门口一看,只见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心急火燎而,满脸都是惊慌失措。

    “两位老,大事不好!”

    萧敬说这句话时,竟然带着一抹哭腔,让谢迁的心猛地一沉。

    李东阳相对冷静一些,他到值房门前,问道:“萧公公,发生何事?”

    萧敬眼泪都流出,满脸悲戚,哽咽道:“西北西北出事了!”

    一句顶万句,萧敬能急得哭出声,这事必然不小,谢迁越发紧张,追问道:“到底是何事,萧公公进内详细说明!”

    萧敬稍微平复一下心情,道:“两位老,具体的事情先不说了,说也说不清楚,我只说一句宣府失守!”

    这下不但谢迁目瞪口呆,就连素镇定自若的李东阳都险些站不住,二人虽然也算老臣,但毕竟只有五十多岁,在当今朝廷已属于“少壮派”,身体断不至于如此不济,主要是这消息的太突然,太震撼,让二人一时间懵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东阳才反应过,急切地问道:“萧公公,你说明白些,西北战事不是局限在宁夏镇、延绥镇地界吗,为何为何会是宣府失守?”

    谢迁也连忙问道:“宣府莫不是北寇真的施展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相对而言,李东阳最不能接受这个消息,他甚至觉得这消息是有人伪造的,而这个人就是戴罪在身的沈溪。

    在李东阳看,既然沈溪之前就虚报鞑靼主力在宣府镇出现,那可以更“丧心病狂”一些,直接说鞑靼人主力已将宣府攻克,这都是有可能的。

    谢迁就不会这么揣测沈溪了!他对沈溪还是了解的,明白沈溪做事不拘成法,也清楚沈溪有能力预估战局的变化,现在既然宣府失守,那就应该跟沈溪之前的预料一样,鞑靼人定然是施展“瞒天过海”之计,悄悄杀到宣府镇侧翼,如今将大明边最重要的粮仓宣府给攻克。

    萧敬急切地说道:“我也不知晓为何会如此,这是宣大总督衙门的急奏,据说城破前连续派出数百骑,向朝廷报告噩耗,结果只有两骑突出重围,向南由紫荆关入长城内关,马不停歇,一日**送到京城”

    “信使说十三那天晚上,宣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状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天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子并收藏寒门状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