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们若是仓促攻打,拿下了也没有多少余粮补给,谈什么‘因粮于敌’?那只是无谓地拉长我军的后勤补给线、缩短敌军的后勤补给线。在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主力为目的的战役阶段,这是兵家之大忌。

    相比之下,春耕之时,我军若是急于进攻,不但陈仓县的春耕被破坏了,郿县在渭南的春耕也会被破坏,秋收之后我们还怎么扛得住?不如等半个月,让敌我都春耕了,反正我军有信心在秋收之前攻下长安,那整个关中这一年的稼穑,不都是为我军而种的?干嘛和即将进我们自己府库的粮食过不去?”

    李素虽然前世读书不至于细节到知道今年关中有大地震大旱灾大蝗灾,但他隐约还是知道李傕统治下的关中确实多灾凋敝,拿下之后那就都是刘备的包袱,得息兵救灾。所以最好没拿下之前就先想好如何当自己的地盘来经营,一整季粮食的收获可不容破坏。

    快速推进拿下的地皮,得是有生产力的好地,才有价值。如果是没有生产力的烂地,那还不如暂时不拿,先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二战中的史泰林格勒战役、哈尔科夫反击战、库尔斯克,这三连战役就是铁证,因为从哈尔科夫到史泰林格勒之间的地皮早就在两年的拉锯战当中打成了焦土烂地,没什么生产力了。这时候德军深入那就是德军多顶上千里焦土的后勤压力、苏军深入就是苏军多顶上千里焦土的后勤压力,所以谁进攻谁失败,谁收缩兵力防守谁赢。

    官渡之战中曹操解白马之围后、卷了白马的钱粮物资主动后撤、放弃白马撤到官渡,也是这个道理。曹操知道在歼灭袁绍有生力量主力之前,拘泥于地皮的得失是没有意义的。

    后退到官渡,才能避免袁绍几乎无成本地直接沿着黄河运粮,逼着袁绍的粮运到延津后、还得陆路往南用牛车运到乌巢。

    刘备当然也需要在歼灭李傕主力前,把李傕调动出来打,拉长李傕的运粮路线,缩短自己的运粮路线。(除非有机会直接偷袭拿下长安,那是划算的。除此之外的一城一地得失都不划算)

    当初拿陈仓要趁着春耕之前,那是因为出其不意,加上配合谶纬,就是要利用对方的心理预期,觉得没人非要在二月份播种的季节出兵。战役偷袭的突然性达到之后,后面就要张弛有度,不能一直着急。

    历史上诸葛亮是有春天北伐的,但那也是播种这个最农忙的阶段过去之后,是春末出兵,跟如今贾诩估计的“四月份会出兵”相差不远。

    赵云听完李素的分析,这才意识到自己读兵法有点胶柱鼓瑟了,没注意到敌人有生力量和粮食的变化对比。

    “听右将军一番讲解,胜我自学半年兵书,末将受教。”

    赵云感慨之间,他们也已经骑马行出好几十里地了,眼看北原寨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赵云也没空闲聊了,捏紧了枪杆,让部队先再尽量往南靠、背靠秦岭山麓的林木掩蔽,只要看到关羽那边火起、听到喊杀声,就随时准备从黑暗中杀出。

    ……

    半夜的北原渭桥大寨,王方在北岸,雷叙在南岸,都已经入睡。此处的营寨经过一个冬天的修整,已经非常坚固了。

    不光有尖木桩和夯土构成的墙壁,在渭桥两端甚至砌了石台、部分要害还有石墙,几乎与城关无异,当然也仅限于要害部位,不可能整座寨都那么固若金汤,但至少是不担心敌人偷袭的了。

    王方在北岸的营寨,还修了甬道直通郿县县城,便于两地之间运粮调兵。

    这座营寨的建立,还是去年冬天贾诩建议李傕这么干的,是为了对法正徐晃的五丈原驻军进行囚笼策略的关键一张牌,跟历史上司马懿封堵诸葛亮五丈原大营的部署如出一辙。

    营寨也不能说没有弱点,比如临着渭河的河边就是弱点——因为工程量太大,修寨时不可能把寨墙沿着渭河岸边全部修满,渭河边的土质松软,经常会有河沿土块被河水冲塌落水,夯土埋木桩也不可能埋结实,所以实在没必要了。

    另一方面,渭河南北都是寨子,敌人如果要从河面上来,等于是要在南北火力夹击下深入、然后登陆,那难度也太大了。加上去年冬天陈仓还没陷落,张济知道法正在五丈原没几条船,运力不足,一次性运不了多少士兵来水路偷袭,人少了那就是白给。

    最近几天,因为陈仓陷落,刘备军在上游倒是多了一些船只,但李别王方也有情报来源,通过拷问抓回来的俘虏、了解陈仓城陷落的经过,他们得知关羽当时也只有一次性运四五千人的船只。

    这么点部队还发动登陆战,岂不是异想天开?何况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登陆战的概念,谁会无聊到防这种事儿呢?李别王方雷叙又不是什么见微知著的大将之才。

    所以守将压根儿没往心里去,只是每晚让哨兵们严密站岗,提防着点渭南陆路,防止敌军从西向东大规模攻寨。毕竟渭南寨墙有几里长,而且坚固程度不如城墙,被重点突破的危险还是存在的。

    三更天时分,哨兵们在火把的帮助下,也不能看到远处,只能是听声音辨别潜在危险,十几天的平安无事,让人昏昏欲睡。

    渭河水哗哗流淌,噪音甚大,越是靠近河边的哨塔越不容易听到异常。

    南寨河边的一座哨塔上,一名哨兵正在迷迷糊糊,直到看到距离寨墙几十步外、火光边缘有些形似木筏的东西漂过来。他还以为是幻觉,又揉了揉眼睛,再看时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就在他揉眼睛的时候,那几条木筏已经点燃了火。这下不用再确认了,黑夜中一个熊熊的大火堆,还能有什么假。

    “敌袭!是刘备的水军!”数息之间,哨兵们的呐喊就梯次传远,大约一两分钟之内,睡觉的士兵纷纷被惊醒,开始手忙脚乱掀被子穿外衣套盔甲拿兵器。

    二月底天还有些冷,士兵起床速度并不像夏天那么快。再要找到军官集结部队,没五分钟搞不定。

    “砰~砰~”几声闷响,关羽在上游,王方雷叙在下游,守军士兵着甲集结的工夫,火船已经撞上了木质桥梁北原渭桥。木筏削尖了还套了长钉的头部,直接靠惯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