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说安乐,自然是因为这个新年又多了不少今年刚出现的好吃好喝好玩儿的东西,大家都雨露均沾得到了实惠。    大家都用上了僰道新式炼钢作坊用煤炭炼铁、风箱预热空气高温灌钢打造的更薄导热更好的铁锅,然后拿到了李素送礼的蚝油炒菜,体会到了没有味精胜似味精的鲜美调味。    李素这几年,也没少推广南中和交州的特产成为达官贵人们追捧的新式享乐。    甚至鲁肃还表示他过完上元节后倒长沙赴任,会考虑派均输官核算成本,给交州渔民百姓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往年渔民的税是很难收的,因为渔民捞到的海鲜太容易腐烂了,只能让他们把鱼卖了全部交钱。所以按照租庸调法的常规操作,渔民要缴三百钱的人头税、六百钱代粮、九百钱代役,每年要卖货筹一千八百铜钱。    现在生蚝牡蛎这些可以做成高保质期的硬通货,估计以后按带壳状态三石蚝抵一石粮食,或者不带壳的净肉一石折抵粮一石。再加上熬制时的十倍浓缩,燃料、人工靡费,鲁肃估计以后每年缴纳一斗五升蚝油就能抵种田百姓的粮税,租庸调全抵的话,大概也知要五斗蚝油就够了。    当然这也只是鲁肃根据他询问赵云得知的生产方法、产出率估算的,具体肯定得上任之后再调研,而且这种奢侈品得特许执照经营,得是目前已经当了渔民的才能这么干,否则鼓励更多百姓下海当渔民不种田,也不是好事。    李素本人在成都留到了大年初五,他把蜀郡的全部活儿都细致交代了诸葛瑾,让诸葛瑾好好干,还给她画饼,说只要大王北伐成功后,全体都论功行赏,诸葛瑾说不定也能当到郡守了。    因为这次连荀攸都被调去北方,到前线参赞军机,在蜀郡这一亩三分地上,资历比诸葛瑾老、而且比诸葛瑾更受信任的,确实不多了。    诸葛瑾也知道自己前途的重要关口即将到来,让李素尽管放心,北伐期间蜀郡周边的后勤工作一定不会掉链子。    李素这才带着一群美婢,还有典韦和一堆护卫,骑马走剑阁道到沔阳——他得赶时间,如果走嘉陵江水路,虽然不辛苦,但要绕个大圈子,十天根本到不了。    锦瑟绣瑟也是心情紧张,一路小心伺候,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尤其是锦瑟被蔡琰交代过,要负责对外待人接物,唯恐出点岔子丢了右将军的体面。    一行人在上元节之前一天,才抵达沔阳,刘备也宣布在沔阳大宴群臣,庆贺上元佳节,同时也算是犒赏三军,为出征前最后鼓舞一波士气。    上元节当天,午宴结束之后,李素府上就来了个不速之客造访。    李素见到她还有些意外,原来是被带到汉中、已经在王府里住了两年半的万年公主刘妙。    刘备这几年名义上王府在汉中南郑,但实际上成都的行宫远比南郑的王府更为华丽享乐。之所以如此安排,也只是为了蹭当年刘邦的人设热度。    但刘妙因为是以族侄女的身份投靠,所以不可能去行宫住,这两三年里就一个人孤苦留在汉中王府,刘备倒是没有缺她用度和婢女,生活起居条件一如当年在长安封地做公主,就是身边没了朋友。糜贞甄姜在南郑的时候,还能陪她说说话解解闷,她俩也走了之后就没人了。    这次也是听说北伐在即,而公主又不能提前与闻军机,所以一直熬到上元佳节,才借着跟李素多年的老交情求见。毕竟看在李素当年答应已故的灵思皇后的面子上,李素也不能不理刘妙。    所以李素亲自礼貌出迎:“公主何故纡尊光临寒舍……末将昨日才至此下榻,此处疏于打扫,多有怠慢。”    刘妙神色略显凄苦地打量了一眼,下意识茫然问道:“嫂子不曾与右将军同来么?恰才午宴的时候,我见糜、甄二位婶婶也来了,朝中旧臣多带女眷,兄何以独孤。”    李素:“拙荆有身,多有不便。”    刘妙这才难得听到一条让她发自内心同喜的好消息:“是么?嫂子也三年多了吧,可喜可贺啊。我这次来,也没别的,就是想问问……我是不是快回万年县封地了?”    李素安静冷场了几秒钟,看着刘妙的眼神,诚恳说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瞒公主的,反正大军开拔在即,山关封雪,也不虞泄密。我军确实北伐在即了。”    刘妙淡淡叹息一声:“你又叫我公主了,也是,等我回到万年县,四年前你许诺母后的诺言,也算是做到了吧。护我周全,最终驱逐国贼,送我安全回封地。”    李素摸了摸鼻子,有些拿不准对方的意思:“殿下不希望末将是个信守诺言之人么?要不,还是屋里坐下慢慢说吧。”    刘妙茫然看不出什么表情:“言而有信当然是好的,小妹怎会不希望兄有信。这两三年,身边只有宫女,再无亲近之人谈心,叔婶也顾不得我一介闲人。只不过,跟陷于贼手惨遭不幸的两位姑姑相比,我至少还有锦衣玉食,还能有什么不甘心呢。”    刘妙淡然吐槽着,跟着李素并排走进他在汉中的别府内堂,迎面看到女眷相迎、斟茶安垫、熏香扫榻,刘妙倒是微微愣了一下。    “樱儿?”    锦瑟脸色微微尴尬了一下,盈盈下拜:“殿下好记性,还能识得贫贱之交。”    刘妙忽然陷入了悠然神往的状态,心情也舒坦了些:“都四年没见了吧,真漂亮,让我都羡慕呢。周尚书遇害之后,你缘何到了这里?”    李素在旁边懵逼了几秒,静静观察,这才温言插话:“锦瑟,这么说你原名是周樱了?在京城时,你曾见过公主?”    锦瑟腼腆一笑:“那时我才十一岁,小殿下一岁。当时……灵思皇后与弘农王刚刚蒙难,董卓刚刚专权。家父在袁绍讨董之前,还算受董贼信赖,掌拔擢百官之权,所以妾也常常得以见皇家女眷、有幸被殿下结为玩伴。”    李素想了想,那应该是刘妙被他带到长安之后、而又还没被带进汉中之前的事儿了。中间有那么半年的时间差,周毖、许靖这些人是董卓面前的红人,直到袁绍起兵周毖才被董卓灭族。    刘妙在那段时间差里,跟周毖的女儿交好,估计也是有点小心机的,一方面确实需要同龄玩伴,一方面也是惴惴不安怕遭了董卓毒手残害,所以找几个朝中有人事权、又比较文雅的儒臣家的女眷交朋友。    当然也有可能是李素想多了,当时才十二岁的刘妙能有多少心眼,说不定就是巧合。    李素宽慰道:“既然你与殿下有旧,我以后也不叫你锦瑟了,就叫你原名周樱吧。你虽然家道中落了,我还是会以妹妹一样待你的。用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