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现人工种植。

    现在虽然没有现成的藤椒架卖,但南中竹子很多,随便砍竹子搭架子,当地土著一旦学会了怎么搭架、怎么引导爬藤最初缠绕上去,把这些技术细节教会后,大规模种植简直比开茶田更容易——因为搭竹架根本不需要任何平整土地的环节,哪怕山上地不平,把架子的竹竿长短截一下、顶部修平,简直哪里都可以种花椒。

    国渊带来了至少几百个屯田技术人员,手把手教这些不识字的昆明黑夷种田技巧,没两个月就都学会了。

    孟尝、孟信兄弟视察了自己的领地之后,稍微让汉人账房算了一笔账,发现只要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对北方地区的花椒反向出口,两三年内就可以发展到卖茶叶。而到时候只要量产花椒,就能换回本地不出产的盐,没必要再用粮食或者兽皮去换了。

    兽皮、生漆这些资源可以换北方的蜀锦,让蛮人中的上层阶级改善生活。毕竟西南夷没有游牧民族的野心,他们可没有抵触穿蜀锦的戒心,也不怕经济上受制于人。而且南中那么炎热,爽滑的丝绸哪怕仅仅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穿着也是非常舒服的。

    ……

    国渊在两个月内屯出几十万汉亩的梯田和更多的茶林、藤椒种植园的同时,还有一项更大的意外收获,是李素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国渊居然顺便把从秦臧县到梇栋县的山道初步平整了一下。

    让未来的过往商旅可以更加轻松地行路,一些原本因为崎岖颠簸而只能用牛马驮货的路段,运输方式终于可以升级为牛马拉车,如此一来,陆路运能好歹也在原先的基础上提升了好几成甚至一倍多。

    李素来之前就知道,他想打通新一代的“蜀身毒道”商路,只有成都到昆明、不韦到印度洋这两段是可以走水运的,而昆明到不韦之间,大部分只能是陆路运输。

    这九百里的陆路运费损耗,肯定会比成都到昆明的一千八百里长江水路、再加上不韦进入印度洋的两千二百里怒江水路的总和还要大。

    一般来说,陆路就算有车载货,运费比开船贵五倍都是很正常的,九百里陆路拉车可以折抵四千五百里水路,而上述两段水路加起来也才四千里。

    更何况,这两个月李素也在建宁和永昌实地看过了,知道昆明到不韦之间,虽然谈不上崇山峻岭,总能找到容易走的丘陵道路,但道路的不平整问题肯定是非常严重的。当地人都是挑担或者牛马驮货。

    李素最初看到国渊在河谷两侧屯田时、连道路一起平整,还非常诧异于国渊为何能那么快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虽然看起来,只是在修几道狭长的梯田时,把中间最低的道路也修一下,但毕竟凭空多出来那么多平整工作量。

    但国渊很快告诉李素:“平整最低处的土地,没有高处梯田层那么费力,因为可以借助重型牲畜。我看南人除了驯化牛马之外,居然还会驯化大象之类的巨兽。

    我就按照北方屯田时用牛马刮地平整的推子,放大数倍之后,让大象拖着走。只要每天给大象吃几棵树,一头两万斤重的巨象就能拉平两里地的土路。等巨象过去之后,人工再用锄铲稍微平整夯实一下就可以过车了。”

    李素一开始不信,后来亲自到工地上看了国渊展示的大象平地机,顿时目瞪口呆:“子尼你真特酿是个人才啊!既然连用大象平整地面都能想到了,咱再做个放大的、有好几排犁铧的犁,让昆明夷学着用大象耕地,岂不美哉?”

    国渊摸着胡渣子想了想:“都督妙计啊,倒是我灯下黑了,如今还没到春耕时节,我还没想到大象还能耕地,只想着可以平整梯田平整路面了。要是真能用大象耕田,这些蛮夷肯定也会更加敬畏我们汉人的巧思吧。”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