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好一个魏玄成哪。”老爷子站在门口,望着魏征叔父一家的车仗渐行渐远,很是感慨地叹道。

    “只是不知道魏叔父能不能听进父亲您的劝解。”大哥摸了摸短须,站到了父亲身侧言道。

    老爷子笑了笑:“今日老夫也算是尽了同窗之谊了,不过,照为父看来,你魏叔父,想来也是对举荐侯大人一事起了疑虑,还是你二弟说的好,二郎啊,你可是又有长进了。”

    “孩儿原就弩钝,还不是父亲与大哥的细心教诲,方有今日。”在老爷子跟前,最重要的就是谦虚,老爷子最瞧不起的就是那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人。

    “若是我大唐没有了魏征,没有了孙伏伽,便不会有如今的陛下。”老爷子回身走入了门口,嘴里依旧言道。

    “孙伏伽?”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位孙哥哥是干啥的?竟然被老爷子拿来跟魏征相提并论。老爷子看样子谈性正浓,把我们领往书房坐下。

    “陛下尚未既未之初,太上皇陛下执政之时,孙伏伽孙大人就已经为在大唐之官史,因其直言敢谏,深得高祖皇帝原的信任,提为治书御史,而后,又追随陛下,当年陛下方才即位,就有大人请当时的太上皇高祖皇帝迁离太极宫,往另一所宫殿居住,而陛下却在高祖陛下未有应允之前,便改了宫名,孙伏伽就于朝堂之上站了出来,昂声责陛下之不孝,群臣皆惶,陛下天颜震怒,不过孙伏伽却不为所动,抗声争辩......他与你魏叔父二人,同为我朝的两位敢直犯天颜怒而固争的诤臣,几可与古之比干比肩也。”

    “哦,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位。”大唐我所熟悉的大概也就是那二十四功臣之中的一部份,还有《说唐》里边的那些人,越是接触了解,才发觉,大唐之所以得以强盛,不仅仅在于帝王的贤明,更在于国家风气的开放,不过,主要来说,还是因为帝王,若说李叔叔也是一位不顾及天下大义,而为自己之喜欢而行事之人,那么,怕是大唐同样与隋朝一般,不会长命。

    而且也就是李叔叔的执政之后,留下的这种政治风气,也才使得大唐能沿续三百余年。

    -----------------------------------------------------------

    就算是李叔叔蹲我跟前,我照样要说,有些事,当作李叔叔的面说反而更能起效果。比如现在,李叔叔就斜倚在榻上,抱着暖壶,半眯着眼儿,而我的七位学生,一个二个垂眉眯眼,一副恭听教诲的模样。

    “有些人,总会说,圣人如何,圣人之世如何,可是,他们想过了没有,春秋战国至秦汉又至今,出了几位圣人,而这些人,他们见过圣人吗?圣人之世如何,他们见过吗?那些圣人,春秋战国之时,整天四处溜达,到处逃窜,沿街叫卖他们的见解......”我方说到了这里。几个王爷学生忍不住裂开了嘴在那嗬嗬傻笑,就连李叔叔也扭脸过去,没理他们,我继续。

    “战国之七雄,没有听说哪一个是因为听了圣人之言而强大的,倒是有一个国家名徐,听到圣人的话,一言一行,国之纲领,皆按圣人之言,执行那些个圣人之策可谓是不遗余力。可是,你们听说过这个徐国吗?”

    李贞举手发言:“......楚灵王即申地为会盟,以徐君是吴姬所出,疑其附吴,系之三日,徐子愿为伐吴向导,乃释之。结果吴王大怒,灭徐。”

    “嗯很好,可这徐国为什么被来啊?他不是样样都照着圣人之言所做吗?”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圣明之君。”李治也跳将了起来,顺带拍了一下李叔叔的马屁,鄙视这墙头草一眼,挥手示意他坐下:“嗯,不错,小治回答得也算是不错,但是,我又该问问你们了,由古至今千百年来,出了几位圣人,出了几位贤君?为什么由战国始,至今日,长则数百年,短则不过数十年,朝代总要更迭,究其原因何在?”

    这一句问出来之后,李叔叔腾地坐了起来,刚才的悠哉模样全然不见,一双鹰目死死盯着我的后背,却没有开口相询,不过,李叔叔的动作确实把大家伙都给吓了一跳。

    可跟我没关系,咱是提出了问题,可没说能回答问题。

    七位小王爷一个二个呆愣愣地瞅着我,又瞅了瞅李叔叔,一个二个全然不敢吭声的模样。

    我这才回过头来:“陛下,请恕小婿无礼,不过此问......”

    李叔叔只是点了点头,随后站起了身来,“贤婿这个问题,依老夫看,问得甚好。这句话,莫说是你,怕是天下人皆有此疑。”李叔叔皱了皱眉头继续道:“老夫也常深问自己,为何如此。今日尔等之师既问了,你们也可要好好作答,明白吗?”

    “儿臣遵命。”七位王爷回答得很是整齐。

    然后,每个人都一一作答,回答得千奇百怪,甚至李恽今天也有了神来之笔,知道拿五德始终说出来调戏人,气的李叔叔差点冲上去揍人,好歹总算是劝住了李叔叔不要在课堂上发彪动粗,影响课堂次序。

    而李慎的回答倒也是中规中举,他以为,每每国难之时,必有君昏妄臣、天灾人祸等等。不过,我并不赞同其道理。

    终于,轮到了我的爱徒?嗯,轮到了李治,李治清了清嗓子:“开国之君,要开创基业,必须有过人的能力。之后几任守成之主为了把江山坐稳,也需要励精图治采取种种措施,同时祖宗刀山火海中打下江山的事迹也还不遥远,血管里还流淌着血性,往往还能成为贤明君主。到了后来,一方面人民接受了这个王朝的统治,国家已经稳固,君主不必有太多担忧,另一方面君主逐渐养在深宫,不知民间疾苦,身边又往往只有宫女太监,见识渐短,能力低下,容易昏庸,这样下去国家必亡。”

    “好!治儿竟然能有这一番见识,好啊,好......”李叔叔愕然半响,方才高声喝彩。

    而我则是一脸黑线地,很是愤怒地翘起兰花指指着李治这家伙,他妈的,把上次我跟他聊天所说的几乎是一字不漏,一字不差地给背了下来,这个小屁孩,倒挺会捡偏宜,拿我的话来胡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调教初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晴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了并收藏调教初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