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其实以当时的眼光来看,改革开放之后,在民间缓慢恢复起来的古玩交易。
    不冠以“古玩”的名义,而只称其为“旧货”,是极有道理的一件事。
    这不光是因为当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严禁这种民间文物交易,需要借“旧货”避讳,给这种有点见不得光的行为打个掩护。
    也是因为经历过“运动”浩劫之后,幸存的好东西实在寥寥,真正能够得上古玩标准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过去古玩定义是什么啊?
    这点,康术德曾经告诉过宁卫民。
    老爷子说只限于半坡彩陶c红山古玉c商周鼎彝c秦砖汉瓦c北魏造像c唐三彩c宋官窑c明代宣德炉c还有名人字画c明清瓷器c田黄鸡血c老墨古砚c珐琅雕漆c玛瑙翡翠c犀角牙雕c铜镜古币c内画烟壶c香囊扇坠c缂丝刺绣之类。
    总之,过去说的“古玩”,无不是高端的文雅之物。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可见阅读能让人有所收获,能带来价值。
    宁卫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还别看这份报纸仅仅提供给了他一个挣钱思路,但价值却不可限量。
    要知道,头一阵,他既然不打算再养鱼了,并不是没想过把孵化神仙鱼的法子卖掉。
    可问题是,花鸟鱼虫市场里全是小打小闹的业余小贩,真没有几个阔主儿啊。
    像古四儿,就算精明,有魄力的了。
    但实力却完全不入流。
    这小子连买他两窝儿鱼都费劲,为买方子能出的价码简直太可怜了,只愿意出区区一百块。
    哪怕这小子愿意再找俩哥们儿和他来一起合着买,每人都出一百块,又能有几个子儿?
    对他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没多大意思。
    而他要是再去找其他的鱼贩子,再多卖一手呢?
    倒不是不可以。
    可一是古四儿他们肯定惦记做垄断生意,多半知道了不乐意,怕是会上门找他麻烦。
    二是他也没法让别人相信他啊。
    古四儿是亲眼看见他弄出了鱼,才信服他的能耐,愿意出大钱来买。
    其他的人凭什么?
    谁都知道不见兔子不撒鹰。
    等他再养出一窝鱼来证明?
    忒麻烦了,不现实啊。
    更何况这养鱼的招儿本就是一层纸,捅破了实在没什么。
    古四儿他们如果想降低成本,那么打弄走方子起,人家自己就可以低价往外卖了。
    他向鱼贩子们兜售方子,还能快得过古四儿他们?
    所以这事儿怎么看都不打合适,他只琢磨了一下,就没再动过心思。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完全可以效仿那位卖鹌鹑养殖技术的聪明人,通过传媒的广告,把买家的范围无限扩大化啊。
    那针对的就不是几个鱼贩子了,而是全国的鱼贩子,甚至是广大的养鱼爱好者。
    他这么干,也就等于是蹭了官媒的便车,走信息产业化的路线了。
    原本应该是一锤子买卖的死资源,一下子就盘活了。
    要知道,这年头,报刊的公信力可是超强啊。
    人们的思维存在一个盲区,往往认为刊物是国家办的,上面广告就可信。
    那从这里面到底能掏出多少真金白银来,已经成了不可限量的事儿了。
    不过话说回来,办法虽好,可真想实打实沾这个光儿,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这个年头,大家对广告还认识不一。
    在一家工厂和一个企业刊登广告都得再三斟酌的情况下。
    个人发布广告,而且是一个二十初头的小青年要发广告。
    绝对算是一件令人侧目的新鲜事儿。
    广告当然不能随便登,提供的广告内容在报社的广告部门必须通得过,这是一个前提。
    就冲宁卫民的年纪,就冲他刊登这样另类的广告内容。
    恐怕对方肯定多有顾虑,要通过审核没那么容易。
    其次,广告也得投对地方才行啊。
    全国性的刊物当然好。
    可大报对刊登这样的不上档次的广告大约没多少兴趣。
    小报估计没那么死板,而且价钱也可能便宜不少。
    但宁卫民同样不能因为这个,就随随便
    便瞎登一气。
    打个比方,像让他受到启发的那份《农业经济报》就绝对不行。
    因为别看农民对赚钱感兴趣,可缺乏知识和见识的思维意识决定了他们的层次。
    像吃穿用这样实惠的东西,他们能看得明白,很容易相信c接受。
    但是不会有那份闲情逸致去养鱼的,更不可能感受到其间蕴藏的财富价值。
    宁卫民如果真把钱投在这样的报纸上,估计很难有什么回报。
    这就是针对正确客户群投放广告的重要性。
    那么在什么样的刊物上投放广告,就是他必须慎重考虑和选择的事儿。
    没有合适的,宁可不投。
    再者说了,登广告的花费应该不会是小数。
    万一刊登广告要没有效果,这笔钱就打了水漂儿。
    所以还须得先打听清楚了费用标准,得把这笔代价控制在能承受得起的范围里才行。
    孙子兵法有云,“先虑败后虑胜”。
    只有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再去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安心施展c处变不惊
    就这样,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只要能想到的,宁卫民基本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思路逐渐成型后,便马上着手去做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首先急需马上去办的,当然就是得设计好自己的广告内容,然后再去为广告寻找适合刊登的刊物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国潮198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镶黄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镶黄旗并收藏国潮1980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