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冬子在西安蒸蒸日上,不知道,在湖北,他曾经熟悉的地方,已经开始了一场事变。

    新上任的省领导,估计接收了高层的任务,他来后,将整个省的公安局长们,换了三分之一。目的就一个扫黄打黑。

    其实,我们这个社会里,所有在街面上混的老大们,通常兴旺周期不超过十年。猪养肥了,就是他该挨宰的时候了。风暴先是从化工园区发起的,据说,秦哥的人,为了抢占那个著名的八十万吨乙烯工程的运货码头生意,居然让工厂原料进不了厂。

    他估计是发财想疯了,小简给冬子打电话说到“你想,那是央企,国家重点工程,这里的小钱你可以赚,但是,影响生产,那可就把自己置于永远赢不了的地步了。要说,秦哥虽然是村长出身,但毕竟是个农民,所以,这次过了界,被抓了,整个团伙骨干,二十几个人,全部进去了。”

    冬子此时想到的是,那一天,逼燕子唱歌的那帮家伙,那伙要在建材商场闹事的人,把冬子逼走的人,就是秦哥手机的所谓老四,甚至,自己都差点被下了黑手。

    “冬哥,老四也被抓了,听人说,他们这一帮子人,起码得判十年,你可以回来了,怎么样”

    冬子只好拒绝,他知道,这只是小简的热情而已。小简知道冬子的近况,以冬子目前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是不可能再回青山做事的。收入是原来的三倍以上,况且,生活与工作质量,是在罗老板那里无法比拟的。

    当年老四闹事之时,罗哥那不敢承担的目光,至今像刀一样扎进冬子心中,而彭总、孙总对他的好,却让冬子在异乡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是,冬子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令人振奋的,毕竟,那个惹不起的家伙,居然也倒霉了。“恶人自有恶人磨,莫与他人论短长”,父亲这句话,又重新被想起来。

    “那矬子呢”一想起矬子,他对冬子的态度,既有本地人对外地人的不屑,又有仗势欺人的本性,还有泼皮无赖的习惯,当然也有酸醋的感觉。这个人,简直就是社会的渣滓,活着,都浪费粮食。

    “他父母终于醒了,因为四哥的事,矬子已经被强制戒毒了,在戒毒所,这个人,基本上废了。他父母拆迁的几个钱,等他败完了,他父母给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

    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已经超出冬子的想象。

    “莫说他这种虾子了,就是军子,好像也为了躲风头,最近也不怎么出现了,听说,到外地做什么生意去了。估计是躲风头吧”

    “那他的歌厅酒店还在开”

    “开是在开,但好像是他手下人在经营,他好像没出现过了。”

    “那c姨还在商场做生意”这个人毕竟帮过自己,冬子对她还是心存感激的。

    “在做,生意也还好,她本人做生意,倒也公道,况且,她很可能不止军子这一条线,好像还有另外的官员罩着她,所以,整天笑容满面的,看不出什么异常。”

    对冬子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安慰了。一个盛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好人一生平安。世道变坏,就是从某些人不要脸开始的。

    冬子不知道,远在故乡容城,也经历了一场地震。震中,就是容钢。廖苕货的大哥,也就是容钢一霸,终于被抓了,因为,空城市公安局的领导也换了,这位大哥,在当地名声最响,所以,最先被打击的,非他莫属。

    从生意上来说,不管白道黑道,如果仅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最后发展的趋势,就是要进入垄断,只有垄断利润,才有可能是最高的。在黑道,要垄断那些见不得人的生意,必须靠非法的手段,然后积累道上的名声,让人人听到你的名字,就有所畏惧,这样才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市场的垄断权。

    比如放高利贷,霸占当地土石方市场,都需要黑吃黑。黑道大哥是以挣钱为目的,并不想随意打打杀杀,搞出人命官司。这样,流血的冲突越少越好。怎么要做到挤垮同行呢通过前期的打,积累名气,让大家自觉放弃这一行的生意,是代价最小的方式。所以,黑道大哥最喜欢的就是江湖上的名头。

    但是,名头太响,垄断太久,也是他们灭亡的原因。毕竟,你是黑道,见不得光。当普通老百姓及当地官员们,都晓得你的名头时,你就相当于曝光了,进了白天了。

    凡是在白天也耀眼的老大们,就黑路走到头了,等待他们进牢的,只是时间和一个偶然的契机的问题。

    这个契机,就发生在容钢。

    这位老大,熟悉他的邻居,都叫他庆伢。庆伢本是水泥厂的职工子弟,那个水泥厂与容钢一样,也是五十年代修起来的,根正苗红的省属企业。正因为是省属企业,就必然带着自己独特的光辉。

    与容钢人相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天然的骄傲。少数人,虽然也大体上与容城本地口音接近,但总得要带一些“汉腔”,也就是武汉音调,才能够显示他们的出身不凡。当然,他们这种所谓的“汉腔”,真到了武汉,就露怯了,武汉人会问“你是容城来的吧”

    省属企业,当然过去是容城当地政府管不了的。这种行政层级上的互不隶属,好像职工也就显得高贵了些。而庆伢,就是在这种自认高贵的氛围中,从子弟校的小学毕业,进入了子弟校的中学,最后子弟校的高中还没来得及考上,子弟校的一切资源,都被合并进入了容城教育系统。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比如,容城与水泥厂的关系,好像是两个邻居,一个邻居自认为自身名门,当然看不起身边的穷酸亲戚。甚至,偶尔对穷亲戚,还吆五喝六的,仿佛自己天然带些管理职能,可以指挥别人一样。

    水泥厂,本身的技术含量,赶钢厂是不行的。况且,人家容钢毕竟还有汽水支撑门面,但水泥厂呢难道是劳保服难道是大量的灰尘

    在八十年代以前,国家在计划主导下,进入基建启动期,水泥有一段时间供不应求,确实也红火过一段时间。比如在没考上高中的庆伢看来,当时的九十年代初,他们厂还是比较红火的,虽然没有了过去的高贵,但毕竟还有些实惠。比如当时的水泥厂普通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生一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洪山诗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山诗人并收藏人生一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