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小侄冯紫英见过伯父。”冯紫英深躬到底。
    这是东昌府衙后堂环境简单幽静格调朴素淡雅很符合江南士绅文人的那种气息。
    “坐紫英。”沈珫看着眼前这个俊逸倜傥的青年心情有些复杂。
    乔应甲的信已经收到了而且他甚至已经收到了消息。
    冯家长房的冯秦被正式追封呼伦侯而朝廷也批准了冯唐请求其子兼祧其兄冯秦所在长房并袭爵申请。
    而乔应甲在信中的意思也很明确要让自己的女儿嫁冯家长房成为冯家长房的大妇主母而可能嫡子未来就可以直接袭爵。
    换了是别的家庭可能早就乐疯了但是对于沈家这种书香门第来说反而不是很在乎这一点。
    当然你要说丝毫不动心那也不可能毕竟谁也不能说自己所生子女个个都能文采风流科举高中那么一个能够维系一家富贵安康的爵位还是非常珍贵的。’
    沈珫对自己女儿可能会和别的女子共侍一夫有些不太满意哪怕从宗法规制来说人虽然是同一人但是礼仪上却属于两房但沈珫同样不是很乐意。
    自己的女儿何等优秀琴棋书画无一不出类拔萃在沈珫心中堪配世间任何一个青年俊彦。
    而这个冯家大郎先前自己也是以为其才高八斗乃是绝才惊艳之辈但是后来才慢慢知晓此子在经义上很一般诗赋文才上甚至可以说平庸但在时政策论上却堪称奇才。
    这等古怪的人物让他都有些犹豫了。
    没想到倒是女儿来信对其十分看好而且还说对方并非不懂诗赋而是认为诗赋乃是小道。
    按照女儿说法对方应该是不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这上边所以才会对外称不懂诗赋以免徒增烦恼并在信中附上了一首诗就是为京师中宅子里那幅画所题。
    这首诗让沈珫很吃惊如果这首诗真的是眼前这个家伙所作谁还敢说他不懂诗词那沈珫真的要唾他一脸唾沫了。
    沈珫也承认这个家伙很优秀。
    看看他在朝廷中万众瞩目的架势二甲进士馆选庶吉士这也就罢了一趟西征平叛立下大功要知道文臣立战功乃是最容易升迁的路径但是往往越是最危险最容易栽筋斗的路径但此子却是一跃成名。
    紧接着又来了这样一套开海举债的方略如果说前者还有些运气的成分那么后者就真的是要在经世济国的韬略上有相当的眼界和造诣才能行了。
    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啊这是状元待遇啊只是比状元晚了一年而已比榜眼探花都还更出风头。
    想想自己用了二十多年才走到一个正四品位置上而这一位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到了翰林院修撰这样的清贵从六品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翰林院修撰这种从六品比起自己的副手同知这样的正五品都还更有前景和分量。
    非翰林不能入阁像自己这样没有在翰林院呆过的进士就只能是干到六部尚书就是极限了甚至可能在侍郎巡抚这一类位置上就很难再有寸进。
    但是对于冯紫英这样的年龄和履历只要不犯大错误未来一个尚书位置是稳稳的而进内阁的可能性极大。
    难怪无数人都是唏嘘感慨。
    这样的女婿若说沈珫不心动那是假话。
    更何况女儿也来信表明了态度而自己女儿素来也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认定的事情便很难改变。
    既然如此沈珫也就收拾起了其他情怀心思以对待一个准女婿的标准来打量观察对方了。
    “乘风兄和汝俊兄可好?”
    沈珫面带微笑目光里的那份考量让冯紫英也在琢磨。
    “二位师长都很好齐公每日公务繁忙小侄离开时也未能见得一面乔公履新虽说是游刃有余但乔公性子谨细许多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所以一样忙碌不堪……小侄临行前亦有交待……若无意外家伯父之呼伦侯追封和兼祧礼部公文依然下行……”
    有条不紊细细道来冯紫英毫无骄矜之气一番言语也是循规蹈矩听得沈珫也是暗自点头。
    年轻士人最怕是骄矜浮躁有一点儿成绩就眼高于顶不把同僚放在眼里这也是读书多年士子的通病。
    冯紫英这两年在朝中创出偌大名声沈珫也估摸着多少也沾染了一些这方面的习气本来就打算好好提点规劝一番但现在看来此子似乎老成持重远胜于同龄人但是也不失锐气。
    心中期许至于沈珫对冯紫英又高看了几分。
    难怪齐永泰和乔应甲都对其视为拱璧北地士人中难得出这样一个翘楚人才特别是思路开阔眼界广博且没有太多门户之见这就尤为难得。
    沈珫虽然与乔应甲亲善但是仍然对北地士人中一些墨守成规和地域主义过于严重的心态不太认可只不过关系到各自利益一时间也很难改变。
    但像冯紫英这等北地士人的后起之秀却能理解南方士人心态兼顾南方士人利益的思路委实让沈珫很欣赏。
    “紫英汝俊兄的来信我已经看过了你父亲亦来了信先前种种不必赘述……既是如此此事我便允了请你家及早来人下聘议亲……”
    沈珫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计较细节这让冯紫英对其印象很好联想到那姑娘和沈自征冯紫英一时间也觉得这门亲事好像也不是自己最初担心的那么糟糕。
    倒是这位沈家姑娘素有才名这才恐怕就是指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了这倒是直指自己软肋日后倒还要好好思考一下该如何来相处。
    说完家事沈珫又谈起了公务:“先前崔大人已经和我说了临清贡砖解封之事我本人并无异议但是这鲁南流民却要让我们东昌来承担虽说为君分忧为臣子大义但具体到实际上恐怕还是要计较斟酌一番的这流民若真是北上即便是我们这边开始做准备但三五个月这窑炉怕建不好这些流民若是要安置下来也需要花销此等情况我已和崔大人交涉过了他说朝廷肯定会有一个统一安排但贤侄这一路上也需要替我们东昌府提醒一下崔大人莫要小觑了这里边的问题……”
    对沈珫的不推诿冯紫英很认可大周朝官员们的品性风格冯紫英也算是有所了解了遇上麻烦事儿不是躲就是拖实在熬不过去了才会来硬着头皮来处置真正勇于任事者百里挑一而既有担当却不乏做事能力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数风流人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瑞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瑞根并收藏数风流人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