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这是他们的集体失职。

    “我……”赵鼎欲言却不知所言。

    “事情已经过去了,官家也已经担起了民间的言语,也亲自撵走了那些人,此时多言无益,何况你我尽知,这位官家从不在乎这些,而且也不是你我能约束的。”吕好问话锋一转,依旧严肃。“但你我却须吃一堑长一智,此时要在意的是以后该如何,不然何谈继往开来,以辅佐君王成大事……张相公?”

    “哎?”张浚猝不及防,只能应声。

    “尧山战后,群情激荡,听说彼时关西颇有些冒进言语,你与关西诸位视相位为囊中之物,而官家却将胡、林、吕、刘等人布置在外,并以赵相公为先,你居次……你可有不服?”

    张浚目瞪口呆……这话居然是吕好问问出来的?

    但是发呆归发呆,张德远却是即刻醒悟过来,对方是以公相身份居高临下质询,此地又是在这个后宫前宫交界处,允公允私,是半点都不容有失的。

    故此,他马上正色以对:“绝无此事!”

    “那就好。”吕好问依旧严肃。“老夫以为,官家当日这般设置,是了不起的。因为官家本身是从大局着想,担忧国家被军事绑架,不顾南方民生,仓促北进,以至于内外皆失……所以才用稳重的赵相公为都省首相,而喜欢进取的张相公为枢相,意在平衡。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这大宋朝廷内里的官员天然求稳,主和者渐渐势大权重,以至于惹出那等麻烦事来,彼时确系是我与赵相公的责任多些,因为我等持重相公本该一开始便拦住这股风潮的。”

    言至此处,吕好问只是盯着张浚缓缓以对:“而如今,主和也好主守也罢,被尽数去除,民间骂也骂了,群臣清也清了,补入的诸要害差遣则多为之前风波中持战的年轻官员……”

    话到这里,人群中,李光忍不住去看了一眼自己的至交好友陈公辅,而后者却只是面色严肃,束手去听。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吕好问继续凛凛相对张浚。“张相公,我今日主要还是想告诉你,你为主战派魁首,若是以为就此得计,从此不顾国家生计,任由那些年轻人跟帅臣们勾连一起,然后在军事上喧嚣起来,便其实是犯了与之前赵相公和我一般无二的错……不过是弄反了方向,又将官家一片苦心倾倒而已!”

    张浚一时苦笑,只能摊手:“吕公相,你所言极有道理,但我什么都没做吧?”

    “待到事情冒头就晚了。”吕好问正色叹道。“有些话迟早要说,不如早说而已……张相公!”

    “在呢!”张浚无奈应声。

    “你须记住,你是堂堂枢相,怎么数都数不出国家前三的重臣,凡事当从国家大局考虑,上体君心,下解矛盾,以调理阴阳,使国家稳妥运行为上,然后才能去想什么功业、成什么名望。又或者说,只要你将身上职责弄妥当了,将来国家但有成就,怎么可能少了你一份殊荣呢?天子将国家托付给你们,恰如原学中最近讨论的力与速度一般,忽然不知何处有个加速度,可能是正的,可能是歪的,可能是向后的,可能是向前的,你们该做的,就是不要等这个速度涨起来,便施加反力,将其抵消。”

    张浚听了半晌,一时无可辩驳,但终究是年轻,却是忍不住相对:“吕相公……你今日言语,与八公山上言语,如何差了这么多?是你变了,还是官家变了?”

    吕好问深深看了对方一眼,摇头相对:“若说变,这么长时间,谁不变?但就你我所言之事,官家未变,老夫也未变,只是时局变了、位置变了!彼时国家危殆,官家欲殊死一搏,而老夫历靖康之事,心灰意冷,更兼有李纲李公相在扬州托后,当然会有那番失态言语。如今国家稳住了大局,官家矢志北伐,重整九州,而老夫也经历八公山、南阳,还有去年此门托孤之事至此,以这般年纪留于朝中,无外乎是要帮官家稳住步伐罢了……当然会自责于之前数月的失职!倒是张相公,我昔日可以托付你理学文稿,却不知今日你能否再记住我刚刚说的原学道理?”

    张德远张口无言,只能俯首称是,说回去一定研习最近的原学章节。

    而吕好问教训了两个实权相公,却兀自转身继续踱步而去了,众人慌忙跟上。待出宜佑门,这位公相却没有去更南方的崇文院、都堂、秘阁什么的意思,而是直接转东华门,独自出宫去了。

    就这样,暂时不说诸位宰执回去都是什么思索,只说宫中这里,夜上三更的时候,景福宫内例行点着一根蜡烛,而独守空房的赵官家却难得没有早睡,只是卧在榻上,听着外面的虫鸣等人。

    杨沂中辛苦折返,情知躲不过这一遭,却到底是小心翼翼来报。

    “如何?”赵玖见到杨沂中进来,未等对方行礼便脱口而出。

    “回禀官家。”杨沂中恳切回复。“此事若想查探清楚,非十天半月不可,届时中秋大祭早就过了。而若是要辨别清楚其中义民亲属,怕是要等到这次推后的抡才大典以后也说不定。”

    “朕既然今日等你在此时,便不是要问这般细致的,总有一些大略数据吧?”披着一件袍子的赵玖在烛光之下束手相对。“朕只要一些大略情况,和大略比例即可……这些总能轻易问到吧?”

    “是。”杨沂中情知无可避免,便直接上前报上。“好让官家知道,依律,凡妓女当入官登记,而臣所查探,入官籍者五百七十八人,多是去年、今年新增的,比之靖康之前近万人的名册相差太多。”

    “若是相差不多,朕不如再跳一回井了。”

    杨沂中假装没听见这句话,只是继续在榻前阴影中立身介绍:“但实际上,据臣所知,除了官册之外,城东夜市、酒楼汇集之处,城南蔡河一带,各有一些不入册的私妓,具体与官册比例说法不同,臣着几名下属出面,以盘查金人奸细的名义,黑着脸分开问了二三十个正店管事,大约平均了一下说法,在城东繁华之地,应该是一比一不足,也就是每店少则十来人,多则二三十,按正店生意兴隆大小来分;而在城南市井之中,不好统计,但公认的是偏多了些……大约与官籍相比是一比二三的样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绍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榴弹怕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榴弹怕水并收藏绍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