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寻常的农户,虽然是没有人教授其读书写字。

    可实际上,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会看到文字的。

    譬如士绅人家的牌坊,途径时,抬头就能看到的那红漆大字。

    又如门前的春联子

    这些不可避免的文字,总会出现在他们的眼里。

    但凡是有一丁点心的人,成了年,无论如何都会认得数十个或者百来个简单的字符。

    当然这和真正的识文断字完全是两个概念,这时代的书面文字,之乎者也,需要系统的学习,才可解意。

    何况,若是不晓得如何断句,那也犹如看天书一般。

    可手上的这一部书在陈十三眼里,却是截然不同

    里头没有之乎者也,甚至连生僻的字都没有,都是尽力用较为重复简洁的常用字。

    他努力的看着,竟是禁不住念起来“母猪产后xx,需催x,催x选x多用x红x,甜菜叶等”

    读得很艰难。

    可是望文生义,里头没有什么生涩难懂的东西。

    且虽有许多字不识得,可联系前后的字,半蒙半猜的,居然勉强能看懂。

    陈十三心里想,母猪产后,最关键的便是催乳这定是催乳的意思吧,要喂食甜菜叶子,还有这红是什么红薯

    噢,原来这个是红薯的薯字,还有这个字竟是乳

    只是这个当真有用

    他心里既好奇又狐疑

    脑里顿时想到了一件事,隔壁的族兄家,似乎有一头母猪产后少奶,小猪饿的哇哇的叫。

    于是乎,陈十三想去试一试。

    过了几日

    陈六便带着荷叶包的糕点来陈十三家登门了。

    “老十三”陈六站在门外,带着感激的喊了一声。

    而此时,他的这个小老弟却今日忙里偷闲,竟还在看着书,作思索状。

    陈十三的媳妇开了门,迎了这六兄进来,一面道“来都来了,怎么还带东西”一面接过了糕点,转身去了后厨烧水。

    “我那猪,喂了薯叶子和甜菜根,这两日奶水竟是充足了你这是自哪里学来的法子”

    陈十三听了,方才恍然。

    他看着自己的六哥,六哥已乐开了花。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时代,家里有猪的人家,已算是富足了。

    当然,也就是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一些。

    毕竟在这个时代,养猪是极奢侈的事。

    这可是老六全家的希望啊。

    好不容易等母猪生了崽子,却因为ru水不足,一家子人急的不得了。

    在这等封闭的村落里,人们能吸取的知识,毕竟有限,哪怕是县城里有屯田卫,可这毕竟对村里的人而言,还是远在天边一般。

    现在按着老十三的法子,居然当真催了ru,这陈六怎么不高兴得手舞足蹈。

    陈十三听罢,在此刻,心里却是惊起了惊涛骇浪。

    这办法竟是行了,这书真的神了。

    这样说来,书中所写的东西都有用了。

    他记得,里头有处理外伤的方法,有种麦子的一些事项,有种植果树如何除虫,还有黄历,有孕妇的一些注意事项,还有不同时节的节气

    这些东西,本是靠着村落中的老人口耳相传。

    可实际上呢,口耳相传往往不太靠谱,因而不太准确,甚至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

    “这书这书”

    “啥书”

    整个陈姓的村落里,一下子出了一个陈秀才,在所有人眼里,陈秀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因而不少人遇着了事,开始向陈十三来讨教。

    当然人们渐渐开始知道,原来这陈秀才的知识,竟都是源自于那一本明颂。

    陈秀才都可以连蒙带猜的看得懂,那么想来别人也能看懂吧。

    在以往,知识是靠村里的士绅掌握的。

    所有人家,都盯着士绅人家,士绅人家觉得节气到了,可以耕种,看着他家的田开始春耕,大家便也有样学样。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

    有了陈秀才接下来陈六也开始四处委托人,要去买一本明颂来。

    不只如此陈十三靠着连蒙带猜,有时实在不认得的字,也会四处向人去讨教。

    毕竟此书太重要了,哪怕是今日是什么日子,哪怕是过几日是否适合出门,都需翻一翻这明颂,方才心里踏实。

    正因如此,所以陈十三格外的上心。

    很快的,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开始谣传着这明颂的神奇。

    一开始的时候这只是谣传,很快某些商贾通过一些消息,终于寻觅到了商机。

    紧接着一捆捆的明颂,开始出现在了这小村落里,而后这书涨价了

    五十文一本,童叟无欺。

    五十文在乡村里的人家来看,并不是小数目

    可相对于此书的妙用而言,却也不算多。

    农户们不傻。

    他们会算账的。

    这么多的知识,才五十文。

    以后婚丧嫁娶,以及种植庄稼,甚至是寻医问药都是极有用的。

    里头的信息极简单,但凡只要认得百多来个字,大致就可以勉强看懂个七七八八了。

    听说为了简便这里头的文字,都是用最常用的字来表达。

    毕竟对于农户而言,遇了事,虽然可以问邻人,可这一年到头,有多少闲杂的事,总不能事事都问人吧。

    不过五十文而已,倒也买得起。

    这五十文的书居然才到了一个村落,六七十本,瞬间便被兜售一空了。

    销售的速度,令那书商都懵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朝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明朝败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朝败家子并收藏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