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方继藩回到府上,让人招呼方小藩去吃晚饭。

    不过他自己却没功夫吃,命人道“把王金元那狗东西叫来。”

    王金元来的极快,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前来拜见,还未行礼,方继藩劈头盖脸的道“狗东西去哪儿了。”

    王金元大感欣慰,平时都听人各种虚伪的奉承和吹捧,听到少爷这狗东西三个字,真是亲切的不得了,这才是真性情,比外头那些虚伪的家伙,不知强多少倍,王金元忙道“少爷,是这样的,小人”

    “闭嘴。”

    “噢。”

    方继藩道“有一件大事要你办,告诉你,人力物力,都给本少爷砸下去,花多少银子,本少爷都乐意。”

    一听有事,王金元打起精神“少爷,不知是何事”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你附上耳朵来。”

    王金元上前,附上耳朵,方继藩对他耳语几句。

    王金元惊讶的道“少爷您这是”

    “少啰嗦,给我乖乖去做便是。”

    很多时候,少爷做事,是没有理由的。

    可最后的结果,都可得出少爷足智多谋。

    王金元点头哈腰“明白,明白了,少爷放心吧,这点小事,小人一定办的妥妥的,保准少爷放心。”

    他麻溜的告辞走了。

    方继藩才松口气,自朱厚照取了昌平,这么多日子不能相见,方继藩心里倒是怪想念他的。

    方小藩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自打她出宫居住,朱秀荣便上了心,这是自己的小姑子,别看夫君总是痛心疾首的骂她几句,可朱秀荣最明白方继藩心思的,因而,每一次方小藩下值,她都让人张罗了许多的糕点,方小藩爱吃糕点,不爱吃肉。

    方小藩大快朵颐,完全没有女子的样子。

    她比划着,给自己的嫂子讲着什么叫做表格。

    “有了这表格,统计的效率,可以提高数倍,更加一目了然,不只如此,我还预备让内阁拿出银子来,印刷了各种表格,如此一来,大家就不必费工夫了,上上下下,办事的人,效率可以提高数倍,嫂子,你知道,提高数倍意味着什么吗”

    她眨眨眼,卖着关子。

    朱秀荣顺着她卖的关子,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意味着什么”

    方小藩将桂花糕塞进口里,吃了一口茶“这就了不起了,原本一个时辰可以办成的事,现在只需一炷香。一盏茶要看完的东西,只需扫一眼,就可一目了然,这里头,牵涉到的,是需要数学的定式,内阁三位学士,认为我在胡闹,我才没有胡闹呢,他们不懂。还跑去告状了,让他们去告吧,反正不打紧,有太子,还有载墨。”

    朱秀荣一头雾水“嗯”

    方小藩咋舌“不怪我,我哥让我这样说的。”

    朱秀荣“呀”

    方小藩道“我只和嫂子说,你别告诉别人。”

    朱秀荣微笑“我定不会告诉别人。”

    方小藩轻声咕哝几句。

    朱秀荣“”

    方小藩抬手,在朱秀荣眼前晃晃“嫂子,嫂子”

    朱秀荣回过神,温柔的一笑,溺爱的看着方小藩,摸摸她的手“这些话,可不能对外乱说。”

    方小藩不断点头“嗯嗯,谁都不说,只和嫂子说。”

    朱秀荣想了想,启开贝齿,吁了口气“你哥说这些是为你好,你听他的便是。”

    方小藩道“我早决定听他的了。”

    朱秀荣道“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知道吗”

    “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方小藩抬头。

    “就是闯了大祸的时候。”

    “懂了平常的小祸,就是我哥教的。”

    朱秀荣“”

    “你那表格,到底是什么,当真有用”

    方小藩道“你瞧好吧,我已以内阁的名义,托人印制了,过几日,还要召集一批书吏,让他们学习这表格的用法。”

    “乖”朱秀荣笑了笑,又摸她的手。

    “嫂子,我还有一个秘密”方小藩突然又想起什么。

    朱秀荣很认真的看着方小藩,认真的告诫道“我不听你的秘密了,你需记得一件事,既然是秘密,就要永远拦在肚子里,哪怕是嫂子也不能说,知道吗。”

    “噢。”朱秀荣显得遗憾。

    京里这几日突然传疯了。

    昌平是个好地方啊。

    这是从昌平来的商贾那儿传出的消息,却不知何故,很快就引起了舆论的沸腾。

    据说,自打毛纪和他的弟子们到了昌平,教化周遭的百姓,那大杨山一带,可谓是鸡犬相闻,百姓们得了教化,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士绅们乐善好施,捐纳银钱,修桥铺路,读书的风气,瞬间弥漫,便连三岁稚童,竟已可背诵论语。

    这消息,像是要炸开一般。

    平时所有的人,都关注着保定布政使司。

    现在一下子,仿佛有了新的亮点。

    人们纷纷传颂着这消息,添油加醋的人越来越多。

    而得到了消息的人,更是兴奋无比。

    当然,偶尔也有一些杂音,无非是说,大杨山那里,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这些杂音,并非是主流。

    翰林院里,一下子沸腾了。

    人们争相传颂。

    都察院,更是人声鼎沸。

    “听说了吗大杨山,成了圣人的世界了,宛如桃花源哪。”

    “近些年来,道德败坏,人心不古,人们只知铜臭,罢罢罢不说这些。”

    这消息,对于许多人而言,不啻是一颗钉心丸。

    凭什么就你们保定布政使司的新政能挣银子,这有什么了不起,只要通过教化,这大治之世,照样可以实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朝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明朝败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朝败家子并收藏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