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道光三十年,也就是皇上登基那年的夏秋之交,步军统领衙门因为一个叫丁光明的天主教信徒持有禀帖并打算送往耆英家。皇上知道后大怒,下旨命刑部审明办理。这案审来审去发现那个姓丁的跟耆英没任何关系,只是听一个西夷传教士说耆英在广东办理夷务有功,所以跑进城来给耆英投书,想请耆英帮着跟山东老家的地方官员打个招呼,好让他回乡盖啥子教堂。”

    吉云飞顿了顿,接着道:“他拢共去耆英府递过四次名帖,都被门子阻回,直至被巡捕营擒获。可皇上还是不罢休,竟命时任两广总督徐广缙、时任广东巡抚叶名琛彻查有无姓丁的说得那个西夷传教士,估摸着徐广缙和叶名琛也没查出个头绪,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想到一个三朝元老竟被逼成这样,韩秀峰终于明白了啥叫伴君如伴虎,想想又问道:“这两年呢?”

    “这两年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破鼓众人锤,墙倒众人推’这话一点也不假,据我所知明明不许西夷进广州城的徐广缙和叶名琛,每遇着西夷因进不了广州城起衅,就落井下石拿耆英说事,说啥子答应西夷进广州城是耆英私许的。”

    韩秀峰看过道光二十三四年朝廷跟英法美等国签订的和约,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广州为通商口岸,洋商不但可以进城做买卖,而且英法美三国领事可以跟在上海一样进城设立领事馆。

    心想朝廷都答应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这实在算不上啥子私许!何况耆英离任时为了不让洋人进城,还使了个缓兵之计,跟洋人提出进城之事缓而图之,骗洋人给广东官员两年时间准备。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洋人的仗打赢了,和约也跟朝廷签了,却依然进不了广州城,一次又一次地被徐广缙、叶名琛等人骗,换作谁谁也受不了,难怪包令等夷酋要率兵船来“京控”。

    吉云飞不知道韩秀峰在想什么,禁不住问:“志行,你为何无缘无故问起耆英?”

    韩秀峰缓过神,急忙道:“我没问耆英,我是问庆贤,他不是跟我一样在通政司衙门当差吗,而且跟我一样是参议。想着今后少不了打交道,所以想打听打听他为人咋样的。”

    “原来如此,吓了我一跳。”吉云飞不想耽误韩秀峰歇息,起身笑道:“我先回去了,至于庆贤,为人咋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爹不受皇上待见。相信我,跟他别走太近。何况你跟别人不一样,用不着烧这个冷灶。”

    “明白,我心里有数。”

    送走吉云飞,回到房间回想起彭蕴章晚上说的那些话,韩秀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彭蕴章半开玩笑地说“开府建衙”,说登闻鼓厅跟銮仪卫应该是离皇城最近的衙门,那是提醒他万万不能依着皇上的意思真把登闻鼓厅当衙署,因为那一片儿全是六部、宗人府、銮仪卫等大衙门,你要是真把那儿当衙署,并且有啥事直接进宫向各军机大臣禀报,那你这个正五品的通政司参议跟六部尚书不就平起平坐了?

    至于提庆贤,甚至请他帮着去庆贤家拜访,也不是真打算让他去拜见耆英,而是提醒他办理夷务不会有好下场!如果谨小慎微,只是打探打探夷情也就罢了,但要是被皇上委以重任去跟西夷交涉,那十有八九会跟耆英一样身败名裂!

章节目录

韩四当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卓牧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卓牧闲并收藏韩四当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