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哎,那得把阿溱给我做的衣服都带上, 还有那个金镯子, 拿来给我戴上。老头子你要带些什么”

    “都行。”

    “把阿溱上次送的那坛酒带上, 我和亲家一起喝。”外公想了想, 又加上一句。

    “外公, 家里有好多酒, 这个就不用带了。”苏溱有点无语。

    “那也行, 要不然带上上次做的烟熏板鸭”

    “这个可以有。”苏溱眼睛一亮,不说别的,她还挺喜欢吃这些东西的。

    李家的其他人已经认命了,乖乖的去收拾东西。大舅母拿出一个竹编的小框子,往里面装板鸭。

    “多装点。算了, 都装上, 阿溱爱吃,你们要吃再自己做。”外婆这心也是偏的十分明显了。

    大舅母表示她不想说话, 只想装板鸭。自从家里轻松了些,两位老人家就越来越小孩子气了, 很有些老小孩的意味。

    “不用那么多,等天凉些我会再做些风干板鸭和风干鸡的, 拿两只就行了。”苏福连忙说道。

    “又不是带给你的,这是带个阿溱的。”

    苏福被自家岳父瞪得一个倒退, 乖乖不到闭嘴了。

    直到苏溱亲自上阵,才勉强同意把一筐板鸭给压缩成了五只。

    牛车出发的时候,李外婆特意吩咐出村的时候要慢一些, 还故意把帘子拉开,手从窗户伸出去抬高,露出手腕上金灿灿的镯子,碰见了李家村的村民,就开始招摇的摆手。

    “哎,对,去外孙女家住一阵。是啊,就是她买的,足四两呢,祥安泰的。可不是,这孩子就是孝顺。”

    苏溱从小李氏的荷包里拿走一粒酸梅扔进嘴里,酸的她眉毛都纠结起来。唉,她娘和外婆像足了十成十,果然是母女。

    前两天苏溱就收到了钱大人的回复,信里确切的说回来参加开镰,只是可能要稍微等一等,怕是不能赶上早上了。

    既然这样,也不差那一时半刻,就等着呗。

    李婆子正在厨房准备午餐,两个老太太在一边帮忙摘菜。

    苏溱早已换上李婆子特制的工装,懒散的瘫在摇椅上,抱着一个碟子,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李婆子做的桂花藕。

    这藕是灵泉水中泡出来的,味道比同是灵泉水浇出来的蔬菜还好,苏溱手上这碟就是今天的第二份。

    苏福背着一个大背篓进来了,两个老爷子也抬着个筐子跟在后边。

    “哎哟,乖孙,这鱼好肥,抓了好几十斤呢,等下叫你娘做给你吃。”苏爷爷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没想到那么浅水的稻田里,竟然也有这么肥的鱼。

    “都放水沟里吧,要吃就捞里面的。说来我们好久没捞过里面的鱼了。”苏溱忽然来了兴致,准备抓点泥鳅黄鳝炸着吃。

    平日里摸藕的时候,只是觉得沟里的的泥鳅黄鳝好像多了些,今天特意去抓,才发现不是多了些,而是多了很多。不过半刻钟,苏溱就从水沟里摸了将近十斤的泥鳅黄鳝。

    李婆子接过苏溱递过来的木桶,把泥鳅黄鳝安排的妥妥帖帖的“泥鳅裹了粉油炸,黄鳝这么大,刚好做响油鳝丝。”

    李外公悄悄的凑了过来,小小声的问苏溱“阿溱啊,你看这么好的菜,中午能不能来一小杯不多,二两足矣。”

    一边的苏爷爷耳朵竖得高高的,只有苏福异常淡定,他都习惯了自家女儿管着了。

    苏溱似笑非笑“外公,你说呢”

    李外公,败

    也许是老天爷爷觉得这三男的太惨了,钱大人带着几个衙役来了,身边还跟着那位主簿,赶着饭点过来了。

    家里来了客人,三人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喝酒了。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苏溱竟然直然直接说是下午要开镰,无论大小一律只能喝一杯。

    来了客人,之前备下的菜就不太够了。幸亏院子里就有现成的素材,要做新菜也方便。

    李婆子的手艺在材料质量和苏溱的指点下,这段时间有了质的提升。

    钱大人等吃得很是满足,等到放下筷子见桌上的碗碟空了大半,几人才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

    “大娘手艺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这桂花藕、炸泥鳅、响油鳝丝,简直就是一绝。我也算是吃过不少好东西的,都不及大娘你这一桌吃的痛快。”钱大人摸着肚子说。

    “你们喜欢就行。”李婆子也十分满意自己的手艺受到别人肯定。

    看着时间不早了,苏溱拿过一边的帽子戴上“钱大人休息好了吗或者是我们先过去”

    “好了,一起过去,一起过去。姑娘可有多的帽子也给我一顶。”钱大人连忙站起来。

    来的时候是在马车上,也看不清田里的情况,他对苏溱嘴里说的亩产七百斤可是十分感兴趣的。

    苏家三兄弟和一众村民早就在田头等着了,就连打谷机都拉了好几台过来。

    今天主要就是割一亩苏溱家的稻,再割一亩花大娘家的稻,两者之间好做一个对比。

    因为来的人多,苏溱最后被安排了递稻穗的活,十分轻松,还能和一边的人聊天。

    钱大人跃跃欲试,先是去割了水稻,没多久就放弃了。又去试了打谷机,踩没多久又脚酸。说要去挑稻子吧,他一拿笔杆的根本挑不动。最后只能负责往箩筐里装水稻,就这还被人用隐晦的眼光嫌弃他慢呢。

    花大娘还悄悄的和她的好伙伴咬耳朵“我本来以为这大人物有多么了不起呢,如此看来还不如我们庄稼人呢,不说帮忙了,净添麻烦。”

    一边还在割水稻的衙役听了一溜的小话,手上的动作越发麻利起来 ,还因此被夸赞了几次。

    都是老庄稼人了,又有这么多人手,不过一个多时辰,两家的稻谷就打下来了。

    一边的村民已经在称重了,苏童生负责计算,铁栓报数“爷爷家,湿稻九百八十斤;花奶奶家,湿稻八百六十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系统让我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李子熟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子熟了并收藏系统让我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