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神捕司卷宗阁。

    作为神捕司最内守卫最森严的地方,除了由近百位绣猎犬图纹的典狱官把守之外,甚至还有数十位绣花豹图纹的行典令十二个时辰轮换看守,甚至为了加强护卫,总司典和七神捕的起居宅室均围绕卷宗阁而建,就是为了最快的速度守卫阁楼,也更方便查阅资料。

    卷宗阁分为三层,第一层,部分行典令也可查阅,记录了大宸治下的各级低级官员以及九州七十二郡的详细情况,甚至还有一部分北离和南朝六国的大略情况。

    第二层则是只有七神捕能够翻阅的,各类密辛和品级颇高的官员的档案。

    第三层,历来只有神捕司总司典可以进入,记录了朝中三品以上重臣,以及,王室秘密的卷宗。当然,这只有七神捕知道,为了收集这些,神捕司用了数十年的时间。

    说起神捕司的建立,还要从九百多年前说起。

    九百多年前,国祚仅有12年的大郅帝国覆灭了,以一世而亡,开国皇帝郅神帝李兴麟,居然仅用了12年,就变成了亡国之君。

    李兴麟生逢大启王朝末年,启帝昏庸无道,整个中州饱受饥荒和战乱的威胁,流民纷纷揭竿而起,李兴麟作为戍守中墙的边将,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兵进了帝都神都,仅用数月就窃国得到政权,推翻启帝,建立郅朝。

    然而天下已然动荡不安,李兴麟建立大郅王朝以后,却并没有能力守住这片已经腐烂的土地。

    百官不服,流民亦不止。刚刚接过启朝权柄的李兴麟,打开了启帝的国库,才发现,国库里已然空无一物。

    无钱粮可用,即使手腕再高明的君王也无力回天。李兴麟开始惩治贪官,搜刮大量的钱款,用以招揽兵马,以充军饷。

    然而事与愿违,从启帝朝度过安稳日子的旧臣,哪里容得下新帝王的重压和惩办,他们纷纷私下联络叛军和流民首领,意图推翻李兴麟。

    内忧外患之下,仅仅12年之后,李兴麟就被冲入宫中的旧臣乱刀斩杀。

    而李兴麟死后,他所建立的虚假的郅朝也彻底分崩离析。

    后世常常把启和郅作为同一个朝代来对待,认为所谓的郅朝不过是逆臣乱君的侥幸而已。

    当然,也有太史阁的老阁主,在仔细研读了那段历史之后,认为李兴麟有帝王之才,却无帝王之姿。他幸运的生在了乱世,又幸运的手握重兵,可是不幸的也是他生在乱世,又手握重兵。

    生在乱世手握帝国最后拥有战斗力的边军的李兴麟,有了博弈天下的资本,这使得他能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强权继承了启帝的一切,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从未享受过帝都荣华的边军的欲望,也节节攀升。

    李兴麟虽然继承了启帝的权利和地位,但是也继承了启帝的纷乱天下和腐朽朝臣。

    这些东西,没有人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改变,而李兴麟却恰恰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内外的忧患,让最后几年的李兴麟也失去了最后的热血,年仅四十岁的李兴麟在自己的寝宫被乱刀劈杀。

    而他的身边,仅有美酒相伴。

    无论是被称为启,还是郅,庞大的帝国轰然崩塌之下,各地叛军纷纷自立为王,史称六国之乱。

    庚帝周祁隆崭露头角的时候,正是李兴麟人生最巅峰的时刻。

    作为李兴麟手下边军的百夫长,周祁隆本也就是那几百位百夫长中的最普通的一个,可是机会还是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在搜缴启帝权臣左相冯守贤的时候,周祁隆一人一马,从后院当先截住了预先收到消息的左相一行人,独斗十数护院,险些命丧当场,这才抓获了冯守贤。

    李兴麟因此嘉奖周祁隆,派遣周祁隆作为犒军特使,将左相的财物分发。

    从那个时候起,周祁隆开始成为李兴麟的臂膀。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在李兴麟被杀的时候,周祁隆在做什么。

    只知道后来,周祁隆在满目疮痍的帝都里,击退了叛军,收拢了曾经的边军旧部。

    再然后,就是在史书上被称为六国之乱的时代。

    再然后,持续了长达三十年的乱世之后,就是大庚终于再次一统中州,年近六旬的周祁隆在神都的废墟里,将大庚的旗子插在颓败的城头,对整个天下宣称,大庚王朝,周祁隆是他们新的帝君。

    或许是感叹于那个乱世的纷乱和朝臣的腐朽,周祁隆在称帝后,虽然沿用了前朝的三省六部制,但是从乱世过来的帝王深知兵权和官吏的可怕,为了制衡兵部,增设了乾坤营,为了管辖官吏,制衡刑部,增设了神捕司,并称为八部。还是不放心的新帝王,又令成立正法、光明二寺,自此,三省八部二寺,维持了大庚王朝接近八百年的社稷。

    可是这位帝王还是没能料到,八百年后,他一手缔造的伟大帝国,还是从内部腐烂,分崩离析。如果说唯一令他欣慰的,可能是他无意间设立的学宫,竟然让他的庞大帝国在崩塌之后,他的子孙还能度过平安的余生,在他的神都里安享晚年。

    而在中州大地上崛起的新王朝,北离,东宸,南唐、南陈、南楚、庆、淳、青越八国,以诸侯王的身份,在各自的土地上享有着帝国的权利。

    也许是认同周祁隆的制度,八个诸侯国也纷纷采用了三省八部二寺的制度。

    神捕司设立之初,就是为了制衡刑部,监管百官,在大庚王朝繁荣昌盛的时代,神捕司曾经成为百官最惧怕的地方,滥用私刑,捏造罪名,朝臣无不忌惮,甚至一时无两,压过其余七部的风头。

    物极必反,泰极否来,在群臣的弹劾下,七神捕尽数被诛,神捕司也经历了低谷。经此一事,八部均收敛了爪牙。

    百年前,在十学宫的支持下,八国各自相安之后,三省八部二寺的制度盛行于各国。

    宸昭文王耀晚年,曾密令神捕司收集百官罪证,然不得使用,仅作为历代宸王控制群臣的最后底牌。

    方君悦是第一次登上卷宗阁的三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长相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荀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荀安并收藏长相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