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个大肚子在船上要生了。”

    这对夫妻不是红星公社的人,中午跑船到杨树湾碰上大雨,他们就先吃饭等待雨停再开船。

    结果雨没停下,孕妇的肚子先疼了。

    “我们大队的赤脚医生说下个月中旬才生的,这提前了快一个月。”孕妇丈夫跟从水里头捞出来的一样,浑身上下都是水。

    余秋有些迟疑,其实孕36周在临床上基本也被当成足月儿对待,不过就是不清楚这个预产期到底推的准不准。

    毕竟,不是所有女性月经都是每月固定的时间来,接受医学教育程度有限的赤脚医生未必能算准预产期。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在2019年,她上产科门诊的时候也时常帮在基层医院建卡检查的孕妇重新调整预产期。

    万一不准,孩子更小的话,会不会生下来情况不好

    今天这风大雨大的,什么事情都难讲。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她在产科工作时每逢下雨天上夜班,晚上急诊就特别容易来早破水的孕妇。

    田雨拍了下她的后背“去吧,你跟宝珍去船上看看也好放心。”

    说实在的,田老师不太放心杨树湾的小接生员。上次接生桂枝嫂嫂就是的,这孩子完全站在边上不知所措。

    胡杨他们也催促“是啊,余秋,圩埂那边有我们在呢,你先管大肚子吧。”

    郝建国跃跃欲试,当上公社广播员也没能拴住他一颗想成长为赤脚医生蠢蠢欲动的心。

    韩晓生一把拽住他“你行了,别捣乱。赶紧跟我们一块去圩埂。”

    郝建国哪里肯放弃,企图找借口“我是陪余秋一块儿,这风大雨大的,她一个女孩子怎么安全。”

    赵二哥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自己的存在。

    胡杨倒是觉得自己他们知青这边不能矮一头,索性让郝建国过去“等生完了,你可得把余秋好好送回去。”

    暴风雨中的圩埂跟要生孩子的大肚子都不等人,两边人马迅速分道扬镳。

    余秋到了宝珍伞下,两人艰难地在暴风雨中前行。

    谢天谢地,渔船上倒是亮着灯,他们依靠柴油机发电自用。还有什么能比风雨飘摇中暖色调的灯光更加给人安慰的呢。

    余秋上了船才敢打寒颤,实在太冷了。明明外头还有近三十度的气温,现在却跟提前进入深秋一样。

    她抹了把头脸上的水,往船舱里头走。风大雨大,船虽然抛了锚,人走在上头仍旧摇摇晃晃。

    一阵风浪过来,船身剧烈地颠簸起来,要不是宝珍眼明手快搀扶了一把,余秋差点儿直接滑倒在地上。

    她抓着床架子,看清楚床上小声呻吟女人的脸。

    孕妇头发乱糟糟的,被汗水打湿了的额发紧紧贴在脸上。不知道是不是灯光照射的缘故,她的脸看上去尤其蜡黄,瞧着起码有四五十岁大。

    问她年龄,其实也不过才刚三十出头,已经生过三个女儿,中间又小产过两回,现在这是第六次怀孕。

    余秋听了直想摇头。

    她感觉这大肚子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要不就是在给孩子喂奶,简直就没轻快过的时候。

    屋子里头倒是有马桶呢,可这会儿哪里够用。百般无奈之下,所有人都朝厕所跑。

    所谓的厕所就是个大化粪池,外面盖着个大草棚,里面挖了个大土坑,旁边支着两块木板。

    真正个的茅厕。

    人走进去的时候,里面扑棱棱飞出一群鸟。

    胡杨大喊“麻雀”

    看样子是破四害的杀伤力比较大,可怜麻雀都被吓到茅厕里头过夜了。

    余秋提高手上的马灯,立刻又赶紧放下。

    妈呀,里头白花花的,全是涌动的蛆。她现在又想吐了。

    其他知青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实在吃不消杨树湾茅厕的威力。

    郝建国从厕所里头出来时,有气无力地喊着“必须得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从建设新式厕所开始。”

    说话时,他手里头还抓着那本被他当成宝贝的赤脚医生手册。

    田雨气得大骂“好好的书都被你熏臭了”

    她毫不犹豫地上手去抢,郝建国嗷嗷直叫“你干嘛你自己去书店买去”

    “你留着也没用,你又不当大夫。”田雨直接塞给余秋,“我们余秋才是医生。”

    一顿瘟猪肉,直接放倒十几个大姑娘小伙子。

    一直到夜色深了,大家肚子里头没东西出来,这才消停着睡觉。

    谁也没责怪老乡不像话,居然拿死猪肉给他们吃。

    因为公社干部跟他们吃一桌子饭,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死猪肉,也是农村难得的美味。

    穷啊,穷困的山村等着他们去建设。

    余秋翻了个身,绝望地看着屋顶。建设新农村什么的,先放放吧,赶紧建个能用的厕所才是真的。

    虽然睡得晚,第二天一早,公鸡才开始打鸣,大家就赶紧起身收拾,摸黑点火做饭,好早点赶路去公社。

    这先坐船再走路,要走三个多小时才是到公社革委会呢。去其他大队报到的,路途就更遥远了。

    余秋也早早洗漱完毕,拉着还没到上班点儿的田雨一道,开始设计厕所。

    现在盖房子也不便宜,一间小草屋也得花四五百块。他们手上没钱,就只能就地取材,诸事从简。

    “其实关键是粪便的去处。”余秋在笔记本上写下三个字,旱改水。

    现在人畜粪便都是沤肥之后再下田做有机肥,完全腐熟沤好的肥料当然不臭,但这过程实在要人命啊。

    余秋已经参加科室组织的农家乐,曾经看过有养猪场直接跟鱼塘、藕塘以及菱角塘结合起来。

    养猪场产出的粪便直接冲到鱼塘当中去,池塘养殖黑鱼、螺蛳,水面种植水芹菜;过滤了一道的水再通往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七零妇产圣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金面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面佛并收藏七零妇产圣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