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受过伤。

    田雨悄悄跟她咬耳朵,小声道“这是战斗英雄,当年打过日本鬼子,抗美援朝还打过美国鬼子的。”

    余秋肃然起敬,老革命居然还在公社当基层干部,实在高风亮节。

    发了洪水,公社的欢迎仪式只能一切从简。革委会的刘主任承诺等到双抢过后,一定会好好庆祝一番。

    台下的观众拼命鼓掌,余秋混在知青队伍当中也跟着随大流拍手。

    出乎她意料,杨树湾的祠堂居然没有被破坏掉,祖宗牌位之类的保存的好好的,屋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田雨是个包打听,已经偷偷跟余秋咬耳朵“他们没革掉。”

    大概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杨树湾到革命开始时村里头才有小学,而且只办到三年级,革命储备力量实在有限。外头的革命干将们又被大山大河隔着,没能将革命的火焰充分燃烧进来,于是才有了这条漏网之鱼。

    后来大队开会觉得大队支部太小,打谷场又不遮风挡雨,索性将祠堂当成了村里头的大会堂。

    田雨虽然觉得祠堂不好,但她认为要文斗不要武斗,缺了点儿革命的火星。

    余秋心道留点儿东西吧,砸了又建不起来新的,白糟蹋东西有什么意思。

    文化的传承意义非凡,人始终都要留着魂留着根。

    她挺起胸膛看台上小学生们奶声奶气的小合唱小军号,感觉就跟看到还没来得及长出爪子的小老虎一样,萌的不行。

    小学生表演完了,就轮到知青们上台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歌余秋熟,真熟。

    医院五月会的时候,他们妇产科的表演节目就是歌伴舞大海航行靠舵手。作为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她下了夜班也得参加排练。可怜她老胳膊老腿,还要上台跳舞。

    最后大队的文艺骨干也表演了一段林海雪原的选段。

    听说大队自己也排了林海雪原,但是现在大家伙儿都忙,只能等待忙罢了再好好热闹一番。

    刘主任又上台讲话,表达对知青们的欢迎。

    “广大农村需要你们,革命从农村开始也要回到农村去。知青朋友们,请牢记主席的指示,农村大有可为”

    众人拼命鼓掌,余秋手都拍红了,因为她闻到了饭菜的香气。

    早上那点儿山芋粥哪里能填肚子,她出门的时候感觉东西就已经消化光了。

    两张条形桌拼到一起,桌上摆着冬瓜排骨汤、虎皮蛋烧肉、红烧鱼,都是大脸盆装着的,油香四溢,就连韭菜炒河虾都汪着油。

    说来也怪,余秋平常口味偏清淡,主要是他们医院食堂的饭菜相当养生,油跟盐放的都少,她七年下来已经习惯了。

    结果1972年的空气中大概是弥漫着饥饿因子,她看到油晃晃的肥肉不仅不反胃,居然还觉得真香。

    事实上,她也的确夹了一筷子五花肉。

    不仅仅是她,所有的女知青都夹了,就连年纪最大的陈媛也夹了。看样子,这种叫饥饿的因子真的会传染。

    相形之下,他们这帮知青已经算是斯文的了,因为小学生们真是恨不得将脸都埋进盆里头。

    这个年代物质匮乏,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即使是种田养猪的农民也一天到头难得见肉影子。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馋肉才怪。

    余秋看着个大脑袋的小男孩一块接着一块,专门挑肥肉吃,十分担心他会拉肚子。

    长期少油水的人骤然吃上大荤,肠胃基本上都吃不消。

    她刚琢磨着要不要劝这孩子慢点儿,别噎到了,这孩子就猛的咳嗽起来,捂住着脖子喘不过气来。

    他被五花肉给卡到了。

    带队的老师慌得大叫,用力拍他的背喊他咳嗽,可是小男孩压根发不出声音,直接跪倒在地上。

    “让开。”余秋赶紧丢下碗筷冲过去,直接将人从地上抱起,“现在不要乱动,听我的吩咐,配合我。”

    她从背后环抱住十岁大的小男孩,左手握拳抵住他上腹部,右手呈掌状用力往里往上压。

    这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利用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冲击产生的向上压力,压迫肺底部,使得肺部残留气体往上冲,吹走卡在气管以及喉部的异物。

    小男孩发出一声剧烈的咳嗽,嘴里吐出一块肉。

    他憋得通红的脸终于缓缓褪下血色,羞愧地躲到了带队老师身后。

    那老师也抬不起头来,尴尬地道歉“我没教好学生。”

    “不,你们没错,错的是我,没让红星公社过上好日子,叫孩子馋肉。”刘主任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等我们祖国富强了,我保准你天天吃肉。”

    他转过头看余秋,点点头,夸奖道,“你很好,是不是学过医”

    余秋下意识地摇头“我刚初中毕业。这是我从书上偶然看到的。”

    宝珍拎着产包往回走,准备趁太阳还没下山,赶紧将布巾洗了好早点晾干。

    她今儿工作顺利,整个人轻快的像只小喜鹊,嘴里头叽叽喳喳个不停,竹筒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将自己兜个底朝天。

    她是杨树湾第一批高小毕业生,从大队小学上完三年级以后又去湖对岸的石桥口大队继续念书。去年小学毕业后,她没考上公社的寄宿初中。因为各个大队离着公社远,路又不好走,初中生每个月都背着粮食跟油盐去学校吃住嘞。

    她父母觉得待在家里头不是事,又舍不得她下田挣工分,去年公社选派人去去县里头参加新法接生培训,她就过去学了一个月,回到杨树湾当接生员。

    接生员是不脱产的,大队每年给一百五十斤稻子跟三十斤油菜籽的补贴,养不活人。接生员闲时还得下田挣工分混饭吃。而且女人生孩子是最没定数,运气好几个小时能接下来。运气不好,守上一夜合不了眼睛也是常事。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干这活。

    不过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七零妇产圣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金面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面佛并收藏七零妇产圣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