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灵,担心自己说错话了。

    隔壁传来胡杨的声音“对啊,太阳能电池,去年咱们国家发射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上就用了太阳能电池。”

    他兴高采烈地跑到女知青点,因为天黑,他还磕到了脚拇指,疼得他抓着脚在门前打转儿“要不我们也琢磨琢磨怎么用太阳能发电吧,还有那个风力发电。”

    现在国家不富裕,他们得想办法为国家排忧艰难。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他们现在盖不起来楼,也接不了电话线,那就先从点灯开始。

    余秋听到他那热情过度的嗓门就头疼,冷静地劝告热血上头的年轻人“你还是先把洗衣机造好才是正经。”

    隔着门板,都不能削减胡杨的打了鸡血的激情“你的话提醒了我,我想到要怎样增加水车的动力了,利用风听说咱们国家太湖那边明清时候就利用风力水车灌溉了,还拿来提取海水晒盐。”

    余秋清清嗓子,决定鼓励少年人的热情“很好,加油,我们等着你先照出来一架风力水车洗衣机。”

    胡杨得到了同伴的肯定,总算消停下来,施施然敲门讨水洗漱。

    他到现在还不会点火烧土灶。

    余秋无奈,只得先将第一锅烧好的热水分给这家伙,否则再让他赖下去的话,不知道他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她可真心实意地等着他早点做好插秧机。

    双抢的时候,全公社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投入到农田当中去。别说是她一个小小的赤脚医生了,公社革委会主任都带头下田,她还能抄着手在边上干看着

    余秋捶了捶后腰,感觉不舒服。

    虽然西医上没这种理论,但余秋还是相信中医的说法,她腰被踢伤之后又泡在冷水当中,估计是寒气渗进去了,到现在发不出来,实在难受。

    到时候就她这饱经风霜的老腰,再下田插秧,肯定会直接倒在田里头。

    余秋往灶膛里头又塞了个草把子,感觉水温差不多了,赶紧招呼田雨“打水洗澡吧,洗完早点睡,明儿还得早起呢。”

    趁着天凉快,她明早看完秀华母子跟桂枝母女,还想赶紧把厕所的选址定下来,再看看到底能在水面上种什么菜,最好能砍了芦苇编好浮床。

    这么掰着手指头一算,她真是一堆事情等着做,而且还没摸到给村民建健康档案的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忙的时候只恨自己不是三头六臂。

    她抬头催田雨“快点儿啊,别看书了,伤眼睛。”

    小姑娘垂着脑袋,半晌才闷闷地吱出声“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说怎么算那个水车的叶轮跟水斗体积,还有什么太阳能风力发电,我都不知道。”

    其实她原本是打算下班后参加农业劳动的,可是今晚在宝珍家里头吃饭,听余秋和胡杨还有那个生产队长说什么做水车洗衣机,她就开始心里头不得劲。

    因为他们一个个说出来的公式,她基本上都听不懂。

    胡杨跟生产队长也就算了,胡杨好歹上到了高二,生产队长当年也读完了高中。可余秋不是跟她一样,都初中毕业吗

    田雨有些难受,觉得自己落后了。他们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他们学的东西都派上用场了。自己却拖了后腿,能做的事情太少。

    余秋心中有说不清的情绪在流淌。

    为祖国做贡献,这种话通常存在于官面文章当中。在她生活的时代,倘若有谁挂在嘴边,十之八九会暗地里受到嘲笑。

    能不能讲人话做人能不能真诚点儿

    她笑着摸摸田雨的脑袋“那咱们共同进步呗,你好多东西都比我学得好呢,你教我。”

    田雨这才欢喜起来,立刻自豪地挺起胸膛“我是我们学校学思想的标兵,我带你一块儿学语录吧。”

    余秋立刻点头。

    事实证明,果然所有的政治学习都是催眠利器。

    这天晚上,她睡得特别香。

    窗外的风吹雨打,丝毫没有惊扰到她。

    因为没有探照灯,因为没有卵圆钳,所有这一切工作全都是盲操。

    余秋当年跟着导师开腹腔镜下子宮肌瘤剥除术镜下缝针都没这么累过。

    小接生员赶紧过来帮忙收拾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道歉“对不起,余大夫,是我太笨了,什么都不会。”

    这一晚上,她不仅什么忙都没帮上,还净给人添乱,甚至连针都不会打。

    “不,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余秋下意识地抬起手,想要摸摸这姑娘的脑袋。

    手伸出去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洗手,只得又讪讪地收回。

    一个月速成接生员

    不说余秋自己这种八年制本博连读的,就是乡镇医院的助产士也要正规医学专业毕业,起码在助产岗位上工作满一年,再经过实操跟理论两部分考核后才能拿到证书单独进行接生工作。

    余秋缓缓地吁出口气,她不想假装天真地“何不食肉糜”。因为她心知肚明,条件不允许。

    能够为农村培训新法接生员,已经是国家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

    解放初期,新生儿死亡率为千分之两百,等到了70年代末期,这个数据已经下降为千分之四十。

    即使其中存在统计学误差,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却是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

    在爷爷奶奶那一辈,家中兄弟姊妹死亡是一件常见的事情。

    但到了父母这一辈,有孩子生下来没了就已经相当少见。

    这个过程当中,接受过新法接生培训的农村接生员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只是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按照那位领袖最初的本意,是要求有高小文化的人经过三年医学培训,然后成长为农民用得到也用得起的赤脚医生。

    这个想法在缺医少药,尤其是国民受教育程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七零妇产圣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金面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面佛并收藏七零妇产圣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