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顾莘莘是个实践派。

    关于“戏园子”的畅想,顾莘莘说干就干。

    这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实际上, 自从织布行业走上正轨且让她赚了一把后, 她就开始琢磨开拓其他行业。

    时间已入冬,雪纺这种薄料过不了冬, 是以布业进入了淡季, 而冬天特供的布料, 她跟徐清尚处于实验之中,这个档口,她需要新的产业来接档。

    而昨天脑里冒出的戏园子, 成了新的动向。

    天亮后,她径直去找徐清,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徐清道“你倒是一天一个想法。”

    顾莘莘道“不然怎么赚钱”

    徐清道“这是跟布业完全不同的方向。”

    又说“也是跟传统戏剧全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你还不如说想开电影院或者话剧院呢”

    可不, 布业只需制作后贩卖即可。而顾莘莘所谓的戏园子, 不是传统的戏剧表演, 传统的戏剧吹拉弹唱, 大多台词都以唱的形式, 一句对白悠悠扬扬等半天, 剧情偏慢,往往一两个时辰演一出, 只占全剧的一小段。

    顾莘莘的想法是, 将现代的表现手法搬过来演绎。

    倒没想过用荧幕放电影, 毕竟这不像功能简一的织布机,涉及的机器跟工艺多且杂,演、录、播,每个环节得无数道工序,徐清即便是能力超凡的未来人,也做不到面面兼具。是以顾莘莘决定简单点,以话剧的形式表现。

    搭场地,想剧本,找演员,表演等等。

    顾莘莘交给徐清的是舞台技术问题,徐清望天,“你又不拍电影,光搭个话剧社有多难。”

    “不光这样,还有”她附到徐清耳边,“那个这个”

    徐清摆出大科学家的架势,“知道啦啰嗦”

    当他嫌弃顾莘莘啰嗦,就是十拿九稳的时候。

    顾莘莘便将技术方面上的事丢给徐清,自己去捣鼓主线。

    计划紧锣密鼓地执行。

    顾莘莘先是租场地搭舞台,她在京城一隅租了个可同时容大几百人的场地,按照现代影剧院的方式搭建。舞台搭在高台上,观众席以台阶递减的形式,沿着最高处往下,保证每一排的视线都不被遮挡。而场院二楼则实行包厢制,做了一圈用帘子相隔的包间,供愿意高消费的达官贵人使用。

    至于表演台上,她想了很多心思,从灯光到道具,借鉴了现代的表演形式。

    一边搭舞台她一边想剧本,剧本好说,现代很多故事再加工进行翻拍。她这个掌柜的占了现代便利,做了个便宜编剧。

    难得是找演员,古代的表现形式跟现代不同,她招的那些演员,一听戏剧不是唱的,而是念的,皆大为惊奇。

    顾莘莘慢慢跟他们解释,培训。

    好在,找得都是有灵气的演员,习惯了顾莘莘的古怪剧本后,磕磕碰碰的训练,渐渐上了正轨。

    另外,服装,化妆,道具,旁白,还有配乐顾莘莘都在忙。虽说现代剧不用唱,但剧情需要时,还是得配伴奏音乐,以渲染剧情气氛。

    除了舞台的技术问题,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细节,皆是顾莘莘亲力亲为,没日没夜捣鼓了近两个月后,渐渐成型。

    另一边,谢栩的仕途,亦从初入茅庐的新人,步入正轨。

    那天与顾莘莘看完落日晚霞后,他迅速克服了心理障碍,再去牢狱,任凭再惨烈惊悚,他都能做到只关注职务本身,其他情况巍然不动。

    这让带他的小吏,跟顶头上司廷尉卿王大人大感意外,想当初他们适应了好些天才彻底克服,这少年应变之神速,可见心志坚韧,无畏磨炼。

    王大人便将手头上一些公文交给了谢栩,最近廷尉司在追查一件走私贩盐的大案,牵扯甚广,十分棘手,光案卷就堆了一整个书架。王大人见谢栩做事细致,专注勤勉,便让谢栩负责整理这些案卷。

    谢栩没让大人失望,那密密麻麻,千头万绪的案卷,经过谢栩的细心梳理,让人思路通畅,明朗不少,王大人不免又是一阵褒扬,越发将他当徒弟来看待。廷尉司上下亦对谢栩更为高看。

    只有一个人不待见谢栩,王从励。

    在谢栩进廷尉后不久,他也进了廷尉司。

    说起来,廷尉司是不想收这种人的,王大人本身是一个公正廉洁的好官,可惜族里到了他的下一辈,就侄子王从励一个男丁。

    他看不中侄子的能力,可挨不住老爷子整日叨念。那王从励上次砸了七分寐惹下事端,被老爷子打得半死,老爷子气头上动了真怒,儿臂粗的拐杖打得王从励活活在床上躺了一个月,老太太心疼哭得昏天暗地。

    而老爷子打过后心也软了,孙子是混账,但就这么一个孙子,还是得给他筹谋,只能去找廷尉卿的小儿子,希望把孙子塞进廷尉。

    王大人铁面无私,断然拒绝,老爷子老太太就轮番叨念,末了老爷子一急,险些心梗发作送了命。王大人怕老爷出事,实在无奈,便禀告上头,将王从励带进了廷尉司。

    但王从励跟谢栩无法相提并论,谢栩是在京中立下大功,由圣上奖赏,钦批后进入廷尉司,一进去便有六品官职,虽说不高,但皇帝亲眼相看,可是自带光环,好好干,升迁十拿九稳。再长远点,王大人将谢栩当做了亲传徒弟来看,若是十年八年后王大人升迁,不再负责廷尉,谢栩慢慢爬,凭他的能力,再立点功,接任廷尉卿不是没可能。

    是以,谢栩这条路,选得极好,放眼康庄大道,锦绣前程。

    至于王从励,是王家硬塞进去的,连家族举荐都算不上,举荐也是要有能力的,王从励整日在京都里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哪有什么资格入仕。无非是看在叔父的面子上,腆着老脸进廷尉。放现代看,连编制内都不算,就是个合同工。

    而王大人深知侄儿的能力,一时没交给他什么要事,让他跟在别的官员后面,半看半学。

    原本是希望他磨磨心性,对仕途上点心,可他三天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奸臣改造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尔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尔仙并收藏奸臣改造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