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道衍要黑耿炳文,柳淳没有意见虽然他知道耿炳文人不错,但是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就只有死路一条,双方是敌人,面对敌人,可是不能手软的。

    而且柳淳还想瞧瞧,这个道衍和尚究竟能坏到什么程度

    毕竟他还是个出家人,总会有些慈悲心肠吧

    柳淳默默思量着,他又把蓝玉、冯胜、茹瑺等人请来。

    “世子殿下请我回北平,燕王殿下也很快会赶回去。双屿我们是不能久留了,大家要尽快北上才是。”

    蓝玉早就不愿意在海上待着了,狭小的双屿,连马都跑不开,四转圈都是茫茫的海水,坐船他就迷糊,简直要了命。赶快去北平,蓝玉当然支持。可作为一员大将,蓝玉还是看出了双屿的价值。

    “这个岛不能丢了。”蓝玉闷声道“只有占据这个岛,船队几天之内,就能杀到金陵江面,向南又能攻击浙江和福建,封锁整个东南。绝不可以让给朱允炆。”

    柳淳笑道“这个就请放心吧,我打算让马和留守,另外再派遣一位文官,监督协助”柳淳说着,就对着坐在后面的陈瑛道“陈大人,你就留守双屿吧,如何”

    陈瑛是北平的按察使佥事,他当官的时候,柳淳早就进京了,双方没什么交集,初次见面,陈瑛还挺疑惑,怎么名满天下的柳淳竟然是这么一个年轻人,他哪来那么大的名声

    “柳大人,下官负责刑名事务,世子殿下很需要下官协助,是不是”陈瑛一心在朱棣父子面前晃荡,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留在双屿。

    柳淳依旧面带微笑,懒得跟他多话。

    坐在旁边的杨靖突然笑了,“按察使佥事掌管刑名,不错啊,要说起来,我当过左都御史,还干过刑部尚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管得了北平”

    这时候茹瑺突然开口了,“老夫在吏部的时候,似乎记得,陈瑛,你的考评只是中等吧上面说你为官不谨,时常酗酒这个毛病,可是改了”

    这才叫吏部天官呢,一击致命

    陈瑛低着头,连抬起来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总觉得自己代表着世子殿下,是燕王的近臣,你柳淳比我强,也强的有限,没什么可怕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任命,就让陈瑛看出了差距

    奶奶的,柳淳手下都是什么人啊

    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对了,那个郁新貌似是户部尚书,朝廷六部,他都占了三个名额了

    未来燕王手下,还不是柳淳呼风唤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陈瑛这家伙秉性凶戾,但是又十足投机,他总想往上爬,怎么说呢,跟齐泰很相似,只不过他心里连孔孟都没有,比起齐泰更加危险三分。

    果然,一见碰不过柳淳,他立马赔笑,“多谢柳大人赏识看重,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把双屿治理好。下官向柳大人,还有茹大人保证,从今往后,陈瑛不会再喝一滴酒,如果违反了,下官情愿领罪受死”

    柳淳微微点头,“陈瑛,双屿虽然孤悬海上,却也是个立功的好地方,你要多留心,打仗的事情,以马和为主,地方治理,就要靠你了。”

    “是下官遵命”

    柳淳轻飘飘几句话,就替朱高煦解决了一个麻烦。

    谈笑之间,举重若轻。

    朱高煦越发佩服师父了,相比起以前,师父的手段越发没有烟火气了。总而言之,师父太牛了

    朱小二喜滋滋的,没了讨厌的苍蝇,总算能跟师父专心做学问,感觉天都晴朗了。他跟大家伙张罗着,一起北上。

    几乎与此同时,朱棣带领着人马,在山西境内,跟牵连迎接的朱高炽相见。

    父子俩个阔别近两年,朱棣主动把儿子拉到眼前,仔细看了看,嘟囔了一句,“怎么还这么胖啊”

    朱高炽憨笑道“是变得结实了,真的”说着他还举起了粗壮的胳膊,果然粗得像杠子。朱棣用力捶了两下儿子的胸膛,咚咚作响,略感满意,“我的儿子,就该英勇善战,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你守住北平不失,父王心里很高兴,你很不错”

    朱棣跟儿子有说有笑,渐渐的谈到了正题。

    “你觉得咱们的处境如何”

    “不好”朱高炽很干脆回答。

    倒是让朱棣一愣,“刚刚打赢了几场大战,逼得朱允炆议和,把黄河以北都给了咱们,你怎么说不好呢”

    朱高炽凝重道“父王,现在靖难军山头林立,人员复杂。诸位藩王,未必归心,所有的地盘,缺少整合,没法形成一个拳头。该如何落实变法,也没有一个定论。总之,我们急需彻彻底底的整顿,不然,一盘散沙。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了挫折,就会原形毕露啊”

    朱棣深以为然点头,这个大儿子看似憨厚,其实真的很有政治智慧。

    本来朱棣的北平旧部是铁板一块,只不过随着地位上升,这帮人也跟淮西勋贵一样,有人为了谋求长久的富贵,就把功夫用在了皇子身上。加上这一年多,朱棣不在。旧部加速分化成几部分。

    像张玉统辖大军,老成持重,很像昔日的中山王徐达,而丘福这家伙就上蹿下跳,居功自傲,野心勃勃,是个需要提防的家伙。

    当然了,所有的旧部还都是听朱棣的。

    问题是新加入的这些,几位藩王就不用说了,以平安为首的投降将士,以沐春为首的云南士兵,甚至还有胡骑和土司勇士,彼此之间,千差万别。

    这也就罢了,文官那边也是分成了好多块,以朱守仁为首的巴蜀文官,以刘政,魏琮等人为首的西北文官。

    还有以道衍为首的北平文官,再有柳淳解救出来的茹瑺、杨靖、郁新等前朝旧人没有一盏省油的灯。

    想把这帮人都捏合在一起,让他们替自己效力朱棣觉得比登天还难,

    他意味深长叹道“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结果等停止用兵,治理内政,就一塌糊涂,最后甚至身死国灭,下场凄凉”

    这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奋斗在洪武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奋斗在洪武末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