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高宠看了半晌,心中一阵的哀叹:谁又能想到能写出这种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屈铁断金字体的人,却是如此懦弱的一个帝王呢?

    “臣谢陛下恩典!”高宠举着这幅字,再次躬身称谢。

    就听旁边一声哀叹,那个榜眼李宏黯然道:“吾这个井底之蛙,还妄想争夺状元,今日见了高少君之大才,才知道自己的粗鄙。宏甘拜下风!”

    说着李宏对着高宠深深拜倒,高宠赶紧将他扶了起来。

    “汪汪汪!”突然席间传来一阵犬吠声。众人愕然,全都看了过去,却见荀进满脸通红道:“某愿赌服输,说道做到。”

    “这是怎么回事?”众人一愣,赵佶也觉着好玩,笑着问道。

    李宏告了一声罪,然后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赵佶也不觉莞尔,笑道:“好,这也不愧是一位信人。众位爱卿,咱们共赴琼林宴吧!今天有高家贡献的开平琼浆,大家不妨开怀畅饮。”

    众人答应一声,按照安排好的坐位坐下,很快侍者们将酒宴摆下;高宠这是第一次品尝御宴;即便是以他的厨师水平,也不得不感叹,除了在材料上有所欠缺,在火候和技巧上;这些大宋的同行们和他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爱卿。”又是一声呼唤,将高宠从美食中有唤醒,他有点纳闷,今天这位皇上是怎么了?没事怎么老是唤自己?

    没有理会其他人羡慕到发狂的眼神,高宠不情不愿的再次起身施礼道:“微臣在!”

    “爱卿这次占鳌头,有文武全才。按照规定,状元可授正八品;我这里有两个职位。一个是群牧司的正八品都监,一个是军器监火药署的署令;都是正八品。爱卿看看中意那一个?”

    周围的人听了一阵的嫉妒,第一次听说这个授官还能选择的。而且这个群牧司的都监,可是实实在在的肥缺,就是给一个7品的散官也不换啊!

    在大宋有两个待遇油水最好的衙门,一个是三班院,三班院主要负责接待金国、西夏以及他国使臣,从地方到朝廷,大大小小一共有八千多个职员,常在京城办公的就有几百人,堪称北宋最大的一个部门了。除去正常的俸禄,三班院的职员还可以领导一份优厚的奖金。

    每年的传统节日,加上太后皇上皇后的生日,朝廷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祈祷活动,会下拨一大笔款项招待僧道,购买香火。宋仁宗一生节俭,可在祭祀方面却挥金如土,在正常的支出后,还能剩下一大笔钱,领导们不敢贪污,就发给大伙做加餐的费用。

    相比三班院,待遇更好的是群牧司。宋代为了对抗辽夏,在各地都建立了一些机构,负责购买蓄养战马。古代养一匹马那绝对比现在养一辆车花费要多,可打仗又不能没有马。不过,朝廷养马的这笔经费并不宽裕,群牧司上下发财靠的是另一条门路——卖马粪。

    朝廷花钱开辟草场,雇人养马,唯独没有规定说如何处理马粪。每年群牧司职员分到的卖马粪的奖金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收入。于是,京城的其他部门的官员愤愤不平,给三班院和群牧司编了两句民谣:“三班吃香,群牧吃粪”,以示嘲讽。

    到了这个赵佶当朝,上下更是**不堪,据说牟驼岗的马场记录了有3万战马,实际被金兵占领后,只得到了1万多一点的战马,大部分都被官员们私下贩卖,那些养马的经费也被贪污。

    他竟然被排到了群牧司,真是走了他娘的狗屎运。群牧司的使臣一直是内侍充任,以前是大内总管杨戬,现在则是李彦的手下。

    李彦一听就是变颜变色的,这里面的猫腻他比谁都清楚,真是要是被这个混蛋揭开了,谁也不好受。

    高宠心中想的和他们不一样,他本来是想中了状元以后,还回真定的,没有想到皇上把自己留在了京城。

    不过你赵佶让我当弼马温,我就去为你养马啊!你们都认为那是一个肥差,不过爷爷的可不是来混吃等死的!

    而且这个群牧司的上头还有制置使,使,副使,閤门使这一大堆的婆婆,还有通判监督,我才不去做这个憋屈的弼马温呢?

    这个火药署的署令不错,虽然上面也有军器监的监和少监,不过在火药署这一块儿就是我说了算。自己的实力差了金国很多,这个火药是一个迅速提升实力的手段,这个倒是十分的适合自己。

    想到这里他躬身道:“谢皇上隆恩,微臣愿意到火药署就职。”

    “那,什么?”众人都以为自己是听错了,一个个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高宠。

    “回皇上,微臣愿意到火药署就职!”高宠不卑不亢再次坚定的大声回答。

    这些举子们差点上去掐死他。李彦等人却是长长的送了一口气,眼中就流露出算你小子识相的表情。

    赵佶有些无奈摆了摆手道:“好吧!既然你愿意,那就封你为修武郎,去火药署任职吧!”

    高宠很是高兴的接受了这个任命,赵佶任命李宏和刘子翼到三司的禁军衙门中做了9品的文吏,然后就没有心情再给其他人封赏,草草的结束了这次琼林苑。

    大家也都拜谢君恩,然后告辞回家有的人在等着吏部的任命,像高宠,刘子翼,李宏他们已经有了着落的,则等着吏部的“敕牒(委任状)”和“告身(身份证)”等着去上任。

    他们的中的消息,早就已经被朝廷用快马通知到了家乡的州城府县。真定府的李邈一接到捷报十分的高兴,连忙派人到高家镇报捷。

    李氏听到外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赶紧让高安前去查看。

    还时间不长,高安领着两位差人跑了进来。差人单膝点地,向上举起一个大红的帖子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高家少君,在武试大比中:会试第二名进士及第,在殿试中圣上钦点头名状元。”

    “哥哥中状元了,哥哥中状元了。”高青倒是很兴奋,手舞足蹈的不住欢呼。

    李氏还是很平静,她让高安收下了帖子,命人拿出100两银子赏了两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第一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话千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千秋并收藏大宋第一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