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 思路客 www.siluke123.com

着进宫,所以还没有看到。”

    皇帝冷哼了一声:“那还不赶紧去拿来”

    太常寺正卿行了一礼,赶紧小跑着出宫而去。

    “大家伙儿等等吧。”皇帝似笑非笑地宣布了朝会的延迟,从身旁姚太监的手里取过一碗茶水缓缓啜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殿中的官员们等的有些着急了,却不敢流露出什么表情,而且他们也确实好奇,范闲下江南,究竟事情办的怎么样内库每年新开标所收的四成定银,乃是庆国朝廷每年收的第一大笔收入,由不得这些官员们不兴奋期盼,紧张等待。

    皇帝冷眼看着这些臣子们,心里微微有些不愉快,他明白为什么对于范闲,所有的文官们都要站出来表达一下意见,哪怕是与范闲关系不错的舒芜都不能脱俗因为范闲是自己的私生子,官员们对于朝廷重用范闲早就一肚子牢sāo,总觉得此事不合体例,全是陛下心疼自己骨肉,所以用公器官职加以安慰。

    可是这内库是朕的,这天下是朕的,这儿子也是朕的皇帝冷冷想着,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老不修来多嘴但皇帝心里也明白,如果范闲真的不争气,将江南弄的一团糟,内库也变得颓败起来,祸害了一国之重地,应了群臣的担忧,自己再如何护短,也只好将他调回来。

    不过皇帝对范闲有信心,这种信心是被逐渐培养出来的,从范闲由澹州入京之后,这位九五至尊就一直谨慎而细致地盯着范闲的一举一动,想看看自己和她生下来的孩子,究竟会表现出何等样的能力。

    而在所有的事情当中,范闲的表现都没有让他失望,文有殿前三百诗,武有九品之名,名有庄墨韩赠书,攫金能力不俗,却并无贪鄙之态,就连那股风流劲儿,也不是一般的年轻俊彦所能做到,至于对朝局的把握,更不像是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对君之忠,对父之孝,实为标榜。

    说到底,皇帝还是位正常的中年男人,对于范闲这个私生子,他的心中也难免会生出几分骄傲来,毕竟这是他的种。

    所以当朝臣们开始对范闲表示怀疑之后,他让太常寺马上报来内库开标的详细,虽然他并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对于范闲刮地皮的本事,皇帝从来不曾怀疑过。

    刮地皮,是当官最简单的本领。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太常寺正卿小跑着进来,面红耳赤,不停揩着额上的汗。跟在他身后的太常寺少卿任少安也是累的喘息不停,从太常寺一路跑到太极殿,确实有些耗废体力。

    只是简单行了一礼,皇帝便让二人起来,身子往前倾着,面带一丝兴趣问道:“怎么样”

    殿中的诸位朝中大老也紧张地看着太常寺的两位官员。

    太常寺正卿咕哝一声吞了口口水,来不及说什么,已是面带喜sè,大声禀道:“贺喜圣上”

    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知道,庆历六年的内库新开标形势看好,而且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隐隐有回护范闲之意的官员们都松了口气,面上露出了笑容,舒大学士也是欣慰地连连点头。而其余的大部分官员却是微微一怔,似乎没有人想到,在长公主势力的暗中掣肘与内库工cháo之后,初掌内库的范闲,竟然能够获得不差的成果。

    只有那位胡大学士面sè平静,并无异样。

    坐在龙椅上的庆国皇帝听见这四个字后,也是心头一松,面sè虽一直保持着平静,但却是将整个屁股坐回了椅中,安稳的不得了虽然他对范闲有信心,但在没有得到确实的回报前,总还是有些紧张。

    皇帝微笑说道:“具体的数目是多少”

    人人都需要钱,皇帝也不例外,他拥有天下所有的钱,则更希望天下银钱的总数目越多越好。他是天下最大的土财主,但在这个时候,依然像所有的土财主一样,眼中闪过淡淡的喜悦之sè。

    少卿任少安咳了两声,取出一封卷宗清声读道:“庆历六年三月二十二,内库转运司开门招标,北南东三路行权十六标,核计总数为”

    他说到这里,似乎被那个巨大的数字再次吓了一跳,略沉了沉心神,说道:

    “两千四百二十二万两整”

    这个飘飘摇摇的整字一出口,整座太极殿变得鸦雀无声,许久都没有人能够说出话来。

    两千四百二十二万两这么多这比去年整整多了八成范闲他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会蛊惑人心的妖术,让江南那些皇商们都变成了大傻子

    群臣们瞠目结舌,面面相觑,被这个巨大的数字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所有人的jing神都陷入了一种迷茫之中。

    咕通一声

    舒大学士一脸通红,一跤摔在了地板之上,惹得群臣一阵乱,整了半天才将他扶了起来。只见这位大学士面sè激动无比,对着龙椅上的陛下口齿不清道:“恭喜圣上,贺喜圣上”

    群臣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在哄的一声惊叹之后,转过身来对皇帝行礼歌颂,马屁如cháo涌,奉承如海,圣恩如山,天佑大庆,陛下英明,如何云云两千四百万两白银,就算如今只能进帐四成,也有近一千万银银子这样大的一笔收入,可以用来做太多事情,比如修河工,比如强军力,比如赈民生,比如涨涨俸禄不管这些大臣们分属何种派系,但毕竟都是当世第一强国庆国的臣子,一想到朝廷有了这样大一笔银子可以除了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都开始欢欣鼓舞起来。

    这种欢欣鼓舞并不是作伪,而是实实在在的高兴,大臣们不论贪或不贪,贤或愚,总是希望朝廷能更好一些。

    而这些人在拼命地拍皇帝马屁的同时,难免也会想到先前还被自己怀疑反对的小范大人。

    内库开标如此顺利,为朝廷带来了如此大的利益,远在江南督战的范闲自然要居首功,只是这个弯要怎么转过来于是有些大臣眼珠乱转着,死活不肯提到江南的事情。

    这时候偏又是那位胡大学士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一站出来,热闹高兴的朝堂上顿时安静了少许,都想知道这位胡大学士想说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庆余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思路客只为原作者猫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腻并收藏庆余年最新章节